她只是掏出了一個只能做兩人餐的小鐵鍋,兩個碗,三個碟子,四雙筷子,五把勺子。
然后又掏出了一些肥皂、牙膏牙刷、毛巾這種不起眼的小件。
再掏出幾件衣服、手套、秋衣秋褲再來雙襪子,鞋子,齊活兒了!
剩下的慢慢往外釋放。
晚上下工的時候,大隊長帶著幾個村里的泥瓦匠,帶著早就脫好的泥坯過來了。
這是要壘炕了。
琴市那邊也是睡炕的。
林晚星對這個有經(jīng)驗。
“師傅喝水,師傅吃糖。師傅我這邊給我加個灶臺,師傅,我這邊給我加個火墻,師傅,你看我這邊再做個臺子當柜子行不行。師傅……”整個知青點,全是林晚星嘰嘰喳喳的聲音:“師傅的手藝真是太好了!是這個!我就沒見過比師傅手藝還巧的!師傅您看,這邊加個佛龕,我放點肥皂什么的。哎,對了對了,師傅就是聰明,我一說就明白!”
雖然啰嗦是啰嗦了點,但是人家嘴甜,還給喝糖水,除了工錢之外,還給了兩塊糖。
(請)
n
上工,好累??!
就沖著小姑娘這么上道的份上,幾個泥瓦匠把活兒做的漂亮著呢。
反觀唐秀秀和李浩,嘴巴不如林晚星甜,行動不如她積極,那活兒也就干的馬虎了一點,過的去就行,沒有像林晚星那樣,精益求精,更沒像林晚星那樣,增加了很多事先沒有說好的項目。
唐秀秀嘆息一聲,這事兒真的羨慕不來,學不會啊!
送走了泥瓦匠師傅,林晚星就開始點火燒炕。
這個炕要多燒幾天,把里面的潮氣都給轟出去,這樣睡著才舒服。
當然這幾天只能依舊在地面上湊合一下了。
來到大河村第三天,林晚星要上工了。
盡管已經(jīng)做足了思想準備,但是農(nóng)活的辛勞,還是讓林晚星差點哭出聲音來。
村里已經(jīng)很照顧她了,看她瘦不拉幾的跟小雞子似的,都沒安排重活兒給她,讓她去跟著一群半大孩子們鋤地。
用那種一米半的小鋤,鋤剛發(fā)芽的春小麥地。
鋤過地的朋友都知道,這個活兒看著簡單,其實一點都不簡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