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孫止已換回深藍(lán)色官袍,氣質(zhì)沉凝,正安靜地品茗,與周圍的喧鬧保持著距離。
“公孫先生,”太子清冷的嗓音響起,帶著一絲刻意的親近:太子:“此番下山,不僅為滄江安瀾立下大功,重掌大理寺亦是眾望所歸。
只是,先生年歲也不小了,功業(yè)雖重,家室亦不可輕忽。
”“不知先生心中,可有中意之人?孤亦可為先生留意一二。
”蕭春和的目光也適時地落在公孫止身上,帶著世家貴女慣有的矜持探究。
公孫止放下茶盞,動作從容。
公孫止抬眼看向太子,目光平靜無波,仿佛只是在陳述一件既定事實:“多謝殿下關(guān)懷。
止此行下山前,確已收到扶登宗廟遞來的婚書問詢。
”此言一出,太子眉梢?guī)撞豢刹斓匚⑻?,蕭春和眼底也掠過一絲訝然。
公孫止繼續(xù)道,聲音沉穩(wěn),聽不出太多情緒:“扶登氏長老詢問止,是否有意與工正扶登秦締結(jié)婚約,結(jié)兩家秦晉之好。
”話語間,公孫止微微一頓,似乎在斟酌措辭,但語氣中已然帶上了應(yīng)允的意味,他接著道:“止……已回書應(yīng)允,待此間事了,回京再議具體章程。
”“哦?”太子眼中閃過一絲了然,隨即化為溫潤笑意。
“原來如此!扶登秦工才貌雙全,公孫先生更是國之棟梁,此乃天作之合!孤在此先恭喜先生了!”蕭春和也微微頷首,唇邊笑意加深:“確是良緣,恭喜公孫大人。
”公孫止微微欠身:“殿下、太子妃謬贊。
”他的目光,卻在不經(jīng)意間掃過扶登秦方才離席的方向,眸色深沉。
寒暄過后,公孫止也借故起身離席。
他步履沉穩(wěn)地穿過喧鬧的人群,循著扶登秦離開的方向,走向那片燈火闌珊的江岸暗處。
營地邊緣·江畔暗影扶登秦獨自站在江邊一塊突出的巖石上,離營地的篝火喧囂已有一段距離。
冰冷的江風(fēng)陣陣吹來,卷起她水青色的袍角。
方才飲下的酒在體內(nèi)翻騰,臉頰滾燙,但夜風(fēng)的涼意又讓她頭腦陷入一種半醉半醒的混沌。
扶登秦望著眼前奔流不息、在月光下泛著幽暗銀光的滄江,只覺得心中那團(tuán)亂麻越纏越緊。
就在這時,旁邊的草叢里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,還有幾聲壓抑的、笨拙的鳥撲騰聲和低低的咒罵。
“誰?”扶登秦警覺地轉(zhuǎn)身,酒意醒了兩分,手已下意識摸向腰間的堪輿尺。
草叢猛地被撥開,一個高大的身影有些狼狽地鉆了出來。
正是謝覆舟。
謝覆舟依舊穿著那身粗布短打,褲腳沾滿了草屑和泥點,頭發(fā)也有些凌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