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晃雖說成為倀鬼那么多年,傷了魂魄根本和修道根基,可畢竟是一位從神誥宗走出來的天之驕子,加上如今再無絲毫負(fù)擔(dān),故而論及彩衣國的一國仙師執(zhí)牛耳者,仍是談不上有什么忌憚,笑道:“大概是因?yàn)榍皫啄贶Q身了龍門境,所以就有些得意忘形,山門上下,跟著浮躁起來,又大肆收取新進(jìn)弟子,良莠不齊,本來還算口碑不錯(cuò)的門派,不比當(dāng)年了?!?/p>
陳平安點(diǎn)點(diǎn)頭,“明白了,我再多打聽打聽?!?/p>
楊晃笑道:“我這些說法,本就是道聽途說而來,做不得準(zhǔn)。”
酒菜端上桌。
酒是花費(fèi)了很多心思的自釀醇酒,菜肴也是色香味俱全。
婦人和老嬤嬤都落座,這棟宅子,沒那么多古板講究。
興許是想著陳平安多喝點(diǎn),老嬤嬤給老爺夫人都是拿的彩衣國特色酒杯,唯獨(dú)給陳平安拿來一只大酒碗。
楊晃又畢恭畢敬起身,給陳平安敬酒,妻子鶯鶯和老嬤嬤一并起身。
陳平安只得手持酒碗,跟著起身,無奈道:“再這樣,我下次真不敢來做客了?!?/p>
楊晃一飲而盡后,玩笑道:“等恩公下次來了再說?!?/p>
陳平安一口喝完碗中酒水,老嫗急眼了,怕他喝太快,容易傷身子,趕緊勸說道:“喝慢點(diǎn),喝慢點(diǎn),酒又跑不出碗?!?/p>
陳平安笑道:“老嬤嬤,我這會(huì)兒酒量不差的,今兒高興,多喝點(diǎn),大不了喝醉了,倒頭就睡。”
老嫗一邊給陳平安碗里倒酒,一邊依舊念叨道:“酒量再好,還是要喝慢些,喝慢些,就能多喝一些?!?/p>
陳平安點(diǎn)頭道:“好,那我喝慢點(diǎn),聽老嬤嬤的?!?/p>
陳平安大致說了自己的遠(yuǎn)游歷程,說離開彩衣國去了梳水國,然后就乘坐仙家渡船,沿著那條走龍道,去了老龍城,再乘坐跨洲渡船,去了趟倒懸山,沒有直接回寶瓶洲,而是先去了桐葉洲,再回到老龍城,去了趟青鸞國后,才回的家鄉(xiāng)。其中劍氣長城與書簡湖,陳平安猶豫之后,就沒有提及。在這期間,揀選一些趣聞趣事說給他們聽,楊晃和婦人都聽得津津有味,尤其是出身宗字頭山頭的楊晃,更知道跨洲遠(yuǎn)游的不易,至于老嫗,可能不管陳平安是說那大千世界的無奇不有,還是市井小巷的雞毛蒜皮,她都愛聽。
這一晚陳平安喝了足足兩斤多酒,不算少喝,這次還是他睡在上次借宿的屋子里。
第二天陳平安多是陪著老嬤嬤曬太陽,閑聊。本該第三天就該動(dòng)身啟程的陳平安,又給老嬤嬤極力挽留,多待了一天。
拂曉時(shí)分,秋雨綿綿。
陳平安又戴上斗笠,在古宅門口與三人告別。
拗不過老嬤嬤說秋雨瞅著小,其實(shí)也傷身子,一定要陳平安披上青蓑衣,陳平安便只好穿上,至于那枚當(dāng)年泄露“劍仙”身份的養(yǎng)劍葫,自然是給老嫗裝滿了自釀酒水。
離別之前,老嬤嬤又站在屋檐下,握住陳平安的手,“別嫌老嬤嬤話多嘴碎,以后就不愿意來了?!?/p>
陳平安輕聲道:“怎么會(huì),我好酒又嘴饞,老嬤嬤你是不知道,這些年我想了多少次這兒的酒菜。”
老嬤嬤低頭抹淚,“這就好,這就好?!?/p>
陳平安扶了扶斗笠,輕聲告辭,緩緩離去。
走出去一段距離后,年輕劍客驀然之間,轉(zhuǎn)過身,倒退而行,與老嬤嬤和那對(duì)夫婦揮手作別。
老嬤嬤喊道:“陳公子,下次可別忘了,記得帶上那位寧姑娘,一起來這兒做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