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海鏡瞥見那個黃帽青鞋的隨從,問道:“這位公子是?”
陳平安笑道:“喊他小陌就是了?!?/p>
周海鏡從頭到腳掃了一眼小陌,笑瞇瞇問道:“多???”
小陌微笑道:“此間學(xué)問,深藏不露,不足為外人道也。”
周海鏡一時語噎。
呦呵,還是個油腔滑調(diào)的?
要是擱在京城之外的江湖里邊,敢這么調(diào)戲老娘,一巴掌打得你原地轉(zhuǎn)圈圈。
小陌察覺到這個女子的心弦“內(nèi)容”,笑了笑。
進了正屋,雙方還是跟上次一樣,相對而坐,
小陌先前以心聲言語一句,陳平安點點頭,小陌就轉(zhuǎn)身離開了院子。
不遠處的巷弄,有個鬼鬼祟祟的老人,劍修,兩百余歲,觀海境。形神腐朽,陽壽不多了。
反正無事,小陌就去與這位跟了好幾條街巷的老前輩閑聊幾句。
周海鏡主動拿出一壺酒,倒了兩碗酒,好奇問道:“陳宗主真是與外界傳聞那樣,與我一般的窮苦出身?還在家鄉(xiāng)那邊當(dāng)過好幾年的窯工?”
之前確實是她孤陋寡聞了,都是舍不得花錢看鏡花水月惹的禍,讓周海鏡誤以為這個在寶瓶洲橫空出世的年輕宗主,是個山上的仙家子弟,不然就是大驪豪門出身。
所以她才會格外瞧不順眼。只是靠著祖蔭,捧了個金飯碗,不知民間疾苦,跟我周海鏡裝什么平易近人的正人君子呢。
就說那場戰(zhàn)事當(dāng)中,為何一個年輕劍仙,偏偏毫無建樹,寸功未立?再看看那位風(fēng)雪廟大劍仙魏晉?你陳平安不是貪生怕死是什么?
只是再一打聽,她才發(fā)現(xiàn)根本不是這么回事。
周海鏡是漁民出身,對方是陋巷窯工。一個靠水吃水一個靠山吃山,那就是差不多的出身了?
早知道是這樣,上次見面,周海鏡估計就會少說幾句陰陽怪氣的言語了。
再加上有那“鄭撒錢”綽號的裴錢,聽聞還是這位年輕劍仙的嫡傳弟子。
使得周海鏡對陳平安的印象,就又好了幾分,必須高看幾眼。
雖說當(dāng)師父的沒露面,不曾出劍,可好歹教出了這么個好徒弟。
上梁不正下梁歪。是說那魚虹和一大幫徒子徒孫們。
山上山下,什么樣的師父,教出什么樣的徒弟,極少有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