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符先別急著謝我?!?/p>
袁耀笑著對孫策道:
“雖然父親同意借你兵馬,可你身為統(tǒng)兵大將,總得留親眷在壽春吧?
這樣我們才會相信你啊。”
統(tǒng)兵將領,家眷全部留下為質,這是自古就有的慣例。
可孫策的情況特殊,哪有親眷可留?
他皺眉道:
“公子,吾父已亡,母親與諸位弟弟妹妹皆在曲阿,此事人盡皆知。
我借兵前往江東,就是為了救援他們。
又如何能留下親眷?
待我將他們救出,自然會盡快返回壽春?!?/p>
“伯符將軍的人品,本公子自然相信。
可諸位將軍領兵出征,一向都是這么做的。
若是為伯符開此特例,恐怕難以服眾啊?!?/p>
孫策沒想到自己想要借兵前往江東,會如此困難重重。
這讓他離開的愿望更加迫切了。
“那公子說我該怎么辦?”
袁耀笑道:
“沒有親眷,留摯友也可。
只要是伯符親近在意之人,皆可?!?/p>
“吾聽聞伯符有一至交好友,姓周名瑜,字公瑾。
此人與伯符結為昆仲,交情甚密。
雖不是親兄弟,卻勝似親兄弟?!?/p>
“伯符若能把周瑜召來,留在壽春,我跟父親就都能放心了?!?/p>
沒錯,袁耀最終的目的,就是周瑜。
周瑜可以說是孫策的外置大腦。
如果把周瑜扣在自己手中,縱然借給孫策幾千兵馬,孫策也很難如前世一般橫掃江東。
而且只要周瑜到了自己手里,袁耀麾下也多了一名可以出將入相的頂級人才。
孫策聞言大驚失色,他怎么都想不到,袁耀竟然能如此清楚地知曉自己和周瑜的關系!
他調查我!
這奸賊竟然要拿公瑾為質,我該怎么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