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王朗的路,讓王朗無路可走
朝廷就是不同意,還能興兵來攻不成?
曹操實(shí)力雖強(qiáng),也不能窮兵黷武、為所欲為,隨意與諸侯開戰(zhàn)。
所以袁術(shù)自稱揚(yáng)州牧這件事,王朗還真不太好反駁。
他只得說道:
“袁公治理淮南,使得淮南民生凋敝、百姓流離失所,何謂有德之人?”
王朗這一句,倒是抓住了袁術(shù)的痛點(diǎn)。
袁術(shù)窮兵黷武、將淮南治理得一塌糊涂,這事連袁耀都不好給他洗白。
袁耀能做的,只能是找機(jī)會接手淮南政務(wù),讓淮南百姓過上好日子,也算是幫自家老爹贖罪了。
不過面對王朗、袁耀自然不能露怯。
怎么說他也有著數(shù)十年后王司徒的智慧,沒必要跟王朗掰扯汝南政務(wù)。
用王朗的理論來反駁王朗就可以了。
這叫走王朗的路,讓王朗無路可走。
袁耀繼續(xù)笑道:
“自桓帝、靈帝以來,漢室衰微,黃巾肆虐。
前有十常侍這等奸佞之徒把持朝政,禍國殃民。
后有董卓、李傕、曹操等奸賊劫持天子,殘暴生靈。
我祖父宣文侯,累世三公,寬厚篤誠。
居司空之位,為大漢社稷殫精竭慮,也為平定黃巾立下汗馬功勞。
我父陽翟侯,雄踞淮南、兵精糧足!
曾與天下英雄一同討伐逆賊董卓,助朝廷剿滅奸兇,解百姓倒懸之苦。”
“吾父得揚(yáng)州牧之位,非是憑空自立。
我袁氏的德行,配得上這個位置!
這便是天心人意,民心所向!
而不是王太守所言那般,自封州牧!”
袁耀聲音振聾發(fā)聵,雙方將士聞之無不點(diǎn)頭。
按袁耀所說那般,袁家四世三公,立下那么大的功勞,確實(shí)德行不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