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展妻妾成群,日后子嗣肯定不少,他能不能做到靠山王這般忠心,實在難以預料,還請陛下斟酌!”
宇文化及語氣篤定,神色鄭重,認真的表明了自己的態(tài)度。
而楊廣聽到此處,眼中同樣浮現(xiàn)一抹憂色,按照宇文化及所言,此事確實不能掉以輕心。
就像如今,楊林對朝廷忠心不假,可如果他有子嗣后人,楊廣能不能這么放心楊林,讓他坐鎮(zhèn)一方,還是尚未可知之事。
楊林威望太高了,如今大隋各地將領有不少都是楊林舊部,可以毫不懷疑的說,楊林在大隋軍中絕對能夠一呼百應!
可是楊林孤身一人,沒有子女,這也意味著他沒有謀朝篡位的可能,正因為這個緣故,楊廣才能完全放心楊林。
沉吟片刻后,楊廣這才開口道
“那你說,朕接下來該怎么辦?”
宇文化及還是很有分寸的,他很清楚,楊廣雖然對馬展起了疑心,卻沒到不可控制的程度。
此刻的楊廣,同樣在觀察著宇文化及。
如果宇文化及表現(xiàn)得太過針對,只會讓楊廣對他們父子心生不滿,那就適得其反了。
所以,宇文化及謹慎答道
“微臣之意并非馬展一定會是亂臣賊子,但陛下太過親信倚仗此人,絕非好事,還是要將之放一放。
也要讓天下人知道,我大隋不只是馬展一人,還有其他精兵悍將!如此相互制衡,才是天下安穩(wěn)之道?!?/p>
對于這個解釋,楊廣還是比較滿意的,他認真考慮一番,說道
“你說的倒也沒錯,馬展這段時間確實風頭太盛,那就先不要調(diào)遣他去高句麗吧。
不過,朕心意已決,定要親征高句麗,你替朕起草一道調(diào)兵的圣旨,讓各級官員加緊準備,不可延誤。
正好朕一舉滅了高句麗,等到凱旋而歸后,便可乘龍舟,沿運河南下了!”
一個完美的計劃,在楊廣心中浮現(xiàn)。
運河完全通航還需要些時間,如果一直在皇宮中,未免有些無趣。
倒不如趁此機會滅了高句麗,再回來下江南也不遲。
成功勸說楊廣,沒有帶上馬展,宇文化及已經(jīng)得償所愿,他當然不會壞了楊廣的心情,馬上拱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