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還滿面憤然之色的楊廣,瞬間眼前一亮,他迫不及待道
“皇叔快要來了,那馬展何在?”
士卒恭敬答道
“安國公也在軍中!”
得到滿意的答案,楊廣欣然說道
“皇叔來了,馬愛卿來了,朕倒要看看,這高句麗接下來還有何本事?”
此番征討高句麗,雖然宇文成都表現(xiàn)不俗,斬將殺敵不在少數(shù),但終究沒能大獲全勝,隋軍最終敗給了高句麗。
回想之前兩次進攻吐谷渾和突厥,馬展才是真正起到一錘定音效果的那個人。
倒不是說楊廣對宇文成都有什么意見,只是他不由得幻想,如果此番進攻高句麗,馬展在他身邊的話,情況會不會不一樣?
對別人來說,他們希望楊廣吃一塹,長一智,以后不要這般冒險。
可對于楊廣本人來說,他當(dāng)然不想吃虧,他只想橫掃高句麗。
過去之事已經(jīng)發(fā)生,自然無法改變,楊廣也只能希望,各路大軍抵達之后,能夠一雪前恥,展現(xiàn)大隋神威。
他絕對不容許再發(fā)生這樣的變故了。
群臣啞然,他們能夠感受到楊廣的差別對待,但結(jié)果擺在這里,他們確實無法反駁。
而宇文化及,則是快把牙都咬碎了。
想不到他費盡心思,好不容易才勸阻楊廣,讓他不要帶上馬展,想要讓宇文成都大顯神威,建功立業(yè)。
結(jié)果好了,宇文成都的表現(xiàn)倒是不差,偏偏結(jié)果和他計劃中大相徑庭。
在戰(zhàn)敗之后,楊廣又第一時間想到了馬展。宇文化及先前的謀算,非但沒能讓楊廣和馬展變得生疏,反而更加倚仗了。
接下來馬展抵達,宇文成都雖然驍勇,能不能再建立功勛,著實難以預(yù)料。
——
登州府大軍,一路向北而來。
楊林策馬在大軍之前,馬展也從馬車中出來。他們現(xiàn)在距離遼水已經(jīng)不遠了,過了這條河,便是高句麗的疆域。
馬展目光掃視而過,心中也頗為好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