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十一日。
通政司內(nèi)。
通政使李一元看著自己桌案上堆滿的奏疏,更加懷念自己在刑部的日子。
那個時候他的案頭也都是《大明民律》的草稿,但是好歹修律這種事情沒有人催著,今天干不完可以明天再干。
但是通政司就不行了,那幫清流言官的耐心只有半天,遇到朝廷有重大爭議的時候,恨不得每半天都有人過來催問,自己的奏疏遞上去沒有。
但是遞送奏疏本就是通政司的職責(zé),如今京師的政治氛圍日益緊張,如果自己真的壓著奏疏流轉(zhuǎn),那是要被言官彈劾的。
所以李一元只能加班加點(diǎn)干活。
這時候,他的經(jīng)歷官徐叔禮走了進(jìn)來。
“大銀臺,南京的急遞?!?/p>
南京的急遞?
南京能有什么急遞?
南京六部都是一幫等著致仕的家伙,他們每次送來京師的就是些日常請安奏疏。
最近這幾日科道正在就京師新營的事情不斷上書,李一元聽到南京急報更是不在意道:
“急奏是什么內(nèi)容?”
徐叔禮為難的說道:
“大銀臺,這是一份密奏,屬下沒資格看密奏的?!?/p>
密奏?
這下子李一元反而更不在意了。
能上密奏的,也就是南京那幾個老家伙,最多加上留在南京的那幾個勛貴,還有南京鎮(zhèn)守太監(jiān)。
大概是什么肉麻的請安奏疏,或者向皇帝進(jìn)獻(xiàn)什么寶物的密奏。
李一元道:
“放在桌上吧,前面還有多少奏疏?”
徐叔禮連忙說道:
“回大銀臺,還有三十多份奏疏在謄抄,等您閱示后再送入宮中?!?/p>
聽到還有三十多份,李一元覺得血壓更高了,他站起來說道:
“不等了!你隨我入宮,將這批奏疏送入宮中,不然那幫言官又要來催了!”
又忙碌了一天,總算是把今日積壓的奏疏全部送走了,李一元這才回到自己的公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