鵝頸藤壺!
也被稱為鬼爪
另外還有一種叫做佛手螺,不過佛手螺和鵝頸藤壺是有區(qū)別的,鵝頸藤壺的柄更細長,表面也是深褐色,而佛手更粗,顏色也大多數(shù)為綠色,并且形似仙人掌
在后世這兩種價格也不相同,一個作為頂尖美食,價格可以達到上千塊一斤,而佛手螺的價格也就在幾十,最高也就上百一斤左右
此刻看著礁石上長的那一片鵝頸藤壺,許正急忙走過去,然后把別在腰上的魚刀給拿了下來,開始摘鵝頸藤壺。
這一片的鵝頸藤壺可不少,許正全都弄下去,重量估計能有個五斤左右。
他把這些鵝頸藤壺放入袋子里,隨后轉(zhuǎn)身重新跳入海水中,朝著漁船游去。
時間一點一點過去
接下來一天的時間里,許正一直在群島周圍轉(zhuǎn)悠,只要有紫色光芒的高價值目標,許正都會想辦法給弄上來。
一直到了下傍晚,漁船的活體艙內(nèi)已經(jīng)抓了不少好貨。
七只大青龍、二頭鮑十三個,椰子蟹四只,老鼠斑三條
這里值得一提的是,鮑魚如何區(qū)分是幾頭鮑,并不是看鮑魚有幾個頭,而是看多重,越大越重的鮑魚頭數(shù)就越少,按照一頭等于一斤來算,兩頭鮑的鮑魚重量要在半斤,三頭就是在四兩重一個這樣
“二叔,走回去吧,咱們路上再撒幾網(wǎng)”
許正對著船艙內(nèi)張國強招呼道。
“知道了,阿正。”
張國強點頭應(yīng)了一聲。
很快漁船調(diào)轉(zhuǎn)方向,朝著群島外圍航行。
在回到碼頭的路上,許正用‘雷達’找了個不錯的地方,下了幾網(wǎng),抓到了四千多斤海魚。
一直到了凌晨五點多,船只到了回流灣碼頭
到了碼頭后,許正讓張國強在船上等著,而他把群島抓到的東西全都裝進袋子里,隨后快步朝著家趕去。
等到了家,許正把東西都放入院子里的池子內(nèi),接著騎著自行車前往了鎮(zhèn)子那邊的碼頭。
船上還有幾千斤魚,許正要去找收魚的販子,把魚給賣了。
等到了鎮(zhèn)子碼頭,叫來了魚販子,賣了魚之后,時間已經(jīng)到了上午十點多。
把漁船清理了一番,許正掏出三張大團結(jié)遞給了張國強。
“二叔,我先回去了?!?/p>
“行,阿正,這里有我看著”
“好的,二叔?!?/p>
許正說完便離開了碼頭。
很快許正回到家,就見院子里李清魚正在收拾著東西,王玉蘭則是抱著小九站在旁邊,向大志和三爺兩人坐在板凳上曬著太陽。
在看到許正進來,向大志開口道:“小許啊,我已經(jīng)通知過去了,明天我們就要出發(fā)前往市區(qū),到了市區(qū)還要在去機場那邊,乘坐飛機前往首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