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托車這個東西,早期國內(nèi)是比較少的,都是國外進口的品牌,貴的真的要死。
后來國內(nèi)開始陸續(xù)出現(xiàn)了幾個國產(chǎn)品牌,先不論技術(shù)是誰的,但是價格真的便宜了不少,雖然做不到后世的電驢那樣便宜,但是比起動輒十萬的汽車來說,性價比真的很高。
葉成記得有幾個大牌子:力帆、嘉陵、宗申之類的,價位都差不多。
東海市有力帆的摩托車門店,但是葉成不知道具體在哪。
他走到路邊,路邊停著好幾輛摩托車,這是摩的。
這個時代最靚的仔,就如后世的外賣小哥一樣。
02年的時候,大部分人買不起車子,也買不起摩托車,出門的話要不是公交車要不是自行車,要不就是打車。
打車太貴,摩托車的士,簡稱摩的應運而生,坐在摩托車后坐上享受風馳電掣的拉風感覺。
他們一般都是30-50歲的中年男人,用家里的積蓄買一輛摩托車,然后就停在路邊等拉客。
一般市區(qū)3塊-4塊錢直達,遠一點的也有10塊的。
一天下來也有大幾十塊錢,運氣好的話能過百,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。
而且時間隨意,從早到晚都有生意,也不需要辦證什么的。
“哥們,到哪?”摩的大哥一看有生意趕緊踩了兩腳發(fā)動了摩托。
“到力帆的專賣店?!?/p>
“好嘞,這個我們經(jīng)常去,不遠,3塊?!?/p>
說完,大哥油門一擰,車子很快進入到車流中,小虎坐在另一輛摩的跟在后面。
這就是摩的唯一的缺點:一輛車只能坐一個人。
風在耳邊呼呼地吹過,讓人忍不住心情好了起來。
每次坐上摩托車,葉成都會想起華仔的《天若有情天亦老》,白色的婚紗、流血的華仔,還有那輛白色的戰(zhàn)車,配上后期音樂,簡直絕了。
力帆的專賣店不遠,十分鐘不到摩的就給葉成他們拉到了。
“小虎,付錢。”葉成叫了一聲。
“噢,為啥又是我啊。”小虎嘟囔著掏出了6塊錢,給了一個師傅,他們會想辦法把錢破開分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