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青取出卜筮用的龜甲,兩相對照,眼前裸露的地域,每隔五里便有一塊菱形紋路,而這些紋路正好與龜甲上分割開來的裂紋相當。
若界碑底下的底座真的是一面龜背,那這龜?shù)捏w型得有多大?
需知龜甲裂紋多為中五塊,左右各四塊拼湊而成,也就是十二塊裂紋。
“六十里”
徐青又看向腳下徹底露出的石碑,哪怕石碑已經(jīng)斷去大半,只剩下根部,卻也有百十丈高。
傳聞龍生九子,稟性各異,上古禹王治水時,東海有獸名赑屃,為祖龍第六子。
其形似龜而生有龍頭,面貌猙獰,齒如列戟,力可負三山五岳。
赑屃性桀驁,好掀濤作浪,常馱三山五岳遨游江海,使江海湖水滿溢,以致生靈涂炭。
彼時禹王巡狩至泗水,見黑云壓城,洪水滔天,目之所及,盡是哀鴻遍野。
禹王于心不忍,同時又感嘆赑屃移山填海之能,若能降其心,不僅可以挽救生靈,還可讓其改邪歸正,輔助治水。
后赑屃歸順,果真輔助禹王疏九河,通四瀆,使得水患遂平,黎庶得安。
禹念其功,卻又恐其野性復萌,禍亂人間,便采昆侖之石,刻天篆于碑,壓負其背。
此碑重萬鈞,赑屃雖有無窮神力,卻終不能行走自如,便也只得長伏碑下,不再為禍。
徐青對赑屃馱碑十分熟悉,在喪葬行就有赑屃墓碑,或是赑屃鎮(zhèn)墓獸。
那些出身大戶人家的客人,多數(shù)都喜歡使用此碑。
在徐青記憶力里,曾為香妃出頭,托夢給天子的前朝清臣余乾,死后便是住的赑屃陰宅。
“天心教要尋找的神明歸墟墓冢,難不成就是這赑屃墓碑所在?”
徐青面色古怪。
這墓碑在陰河存在千年之久,一度被人認作陰河與俗世的分隔界碑,卻又有誰能想到,如此顯眼矚目,每日都有無數(shù)鬼魅修士經(jīng)過的界碑,會是神明的墓碑。
“此處是墓碑,那墓冢便該是?!?/p>
徐青計算著龜背裂紋的數(shù)量和距離,最終目光落在了供奉驅(qū)魔真君的骨廟處。
“原來如此!”
徐青撫掌驚嘆。
這等風水布局實在高明!
倏然,徐青又想起了什么,他猛然扭頭看向鬼王陵方向。
“鬼王陵距此不遠,正應了赑屃的頭顱朝向。”
短短片刻功夫,徐青便弄明白了陰陽界碑的底細,同時他對多厄鬼王也多了幾分贊嘆。
他這老鄰居也是好運道,陵寢竟然正好修建在了龜首上。
難怪鬼王陵的陰氣如此濃郁,也難怪多厄鬼王能在陰河立身千年而不倒。
清楚了界碑、王陵以及真君骨廟的聯(lián)系,徐青心中的困惑頓時消解一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