戶部、兵部、太常三署未見回簽記錄,藩府賬本上登記為“賑后通融”。
民間卻查實三年內(nèi)無一賑糧發(fā)放?!?/p>
貼出來后,政績司門口炸了。
跟前幾天不一樣,這次不是看,是問。
“這人還在任嗎?”
“銀還回來了嗎?”
“百姓名字有沒有登記?”
“朝廷有沒有人管?”
中午前后,百姓自發(fā)在政績司門口寫牌子:
【誰吃災銀,誰賠命】
【賬不查清,朝不為政】
【誰敢撕榜,百姓追家】
這玩意兒傳到戶部、禮部,嚇得有人連夜調(diào)人手去監(jiān)榜,生怕百姓真干點啥事。
入夜,昭陽殿。
姬姒意坐在書案前,翻著那份“金陵四議”,手頭一支朱筆,卻遲遲沒下。
她知道這封折子不簡單。
這是禮部、戶部、太常、內(nèi)閣,第一次聯(lián)名“規(guī)勸”。
她如果批了,就是默認政績司越了線。
她如果不批,就是撕破朝堂最后那層皮。
但她沒等太久。
因為,政績司送來了新的數(shù)據(jù)——
禮部尚書盧茂春三年賬,七案未報,其中兩案涉及貢舉舞弊,四案涉及祭禮銀走賬,還有一案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