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,羅清守在城門口,登記前來挖河道的河工姓名。
城門口,貼了告示。
一群河工和災民圍在告示前。
“林西,你識字,你幫我們看看那上面寫的啥?”
那個叫林西的青年撥開眾人走過去,看了一眼,回頭解釋道:“是招河工去挖河道的,工錢是之前修堤壩的兩倍,還管兩頓飯,愿意去的上城門口羅大人那里報名?!?/p>
眾人一聽,兩眼放光,“那敢情好??!兩倍工錢還管兩頓飯,這好事上哪找去,我去?!?/p>
好幾個心動的都跟著去登記姓名了。
加上昨日那些河工,待人數(shù)差不多了,羅清命伍長領(lǐng)著眾人前去河道。
下游總共三處河道,楚長淵頭一天已經(jīng)在地圖上標記好了位置,只要人一到齊,就可以開挖。
這邊,楚長淵按照朝寧說的,從淮州糧商手里收購了一批高價糧食。
他此次帶的賑災銀兩不多,只收購兩日,就見好就收了。
此時,林州城外,朝寧命冼南冼北,將此行帶來的一車糧食,熬成粥,開設(shè)了粥棚,分發(fā)給難民。
朝寧和殷暮宸在林州逗留兩日,第三日就聽說淮州城門開設(shè)粥棚開始施粥,還增建了難民所,林州邊境這些難民開始涌向淮州。
朝寧放下心來,看來哥哥一到淮州就采取了有效措施安置難民。
又過一日,朝寧一行人到達了淮州。
楚長淵到達淮州四日,淮州難民明顯少了很多。
朝寧和殷暮宸到達了淮州驛館,與楚長淵和冼紅英匯合。
翌日,楚長淵和冼紅英二人去河道指導施工。
朝寧和殷暮宸二人則來到了碼頭,此處各地糧商運來的糧食已經(jīng)堆積如山。
糧商們急得焦頭爛額,谷豐糧行的掌柜的江豐道:“殿下,不是說淮州缺糧,要以高價收購糧食嗎?您看,我們這糧食已經(jīng)運來一日了,你們還收不收了?”
周圍糧商紛紛附和。
“對呀,我們得到消息才來的,你們給個準信兒,這幾日多雨,一直堆在這里,要是被雨淋了,可就要發(fā)霉了!”
朝寧上前一步,聲音如珠落玉盤,“各位,并非我們不收,而是已經(jīng)收夠了,官府已經(jīng)準備明日開倉放糧了,你們這些糧食還是運回去吧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