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盞天燈自遠(yuǎn)處而來,福伯就像是放風(fēng)箏,緩緩將天燈收了回來,最后穩(wěn)穩(wěn)地落在他們面前。上面則是以篆書寫著寧闕方才所言,是對(duì)太后和大奉最美好的祝愿。
“這就是天燈?”
“竟然能騰空而起……”
奉帝好奇打量著天燈。
他和寧闕同年同月同日生,所以也很喜歡這些新奇玩意兒。也正是如此,寧闕才能和他相處得這么好。
“此物難做嗎?”
“簡單得很。”寧闕指向天燈,解釋道:“需要以竹為骨,以紙為皮。內(nèi)部中空,利用里面的炭爐起火,便可令天燈升起。只是此物有些危險(xiǎn),最好是在空曠之地放燈。否則很容易從空中墜落,導(dǎo)致起火。所以,我讓他們用放風(fēng)箏的方法拉住天燈?!?/p>
寧闕站在前面介紹著。
百官們皆是好奇地圍觀著。
“此物倒是有些意思?!?/p>
“看剛才的高度,得有十余丈高吧?”
“以此作為壽禮,寧王真是費(fèi)心了。”
“和寧王一比,吾等送的算什么?”
很多人皆是自嘲地笑了起來。
顧淵更是臉色漲紅,不知所措。
這話倒也沒說錯(cuò)。
太后身份擺在這。
她不缺任何東西。
就算送佛經(jīng)送畫,也并非他們所做。
寧闕則有所不同,親手做了天燈。
關(guān)鍵是先前都沒人做過!
“寧王,有心了?!?/p>
太后此刻很是高興。
寧闕則是抬手一笑,低聲道:“這件禮物,不僅僅是作為您的壽禮,更是送給大奉的神兵利器。我曾經(jīng)問過些武將,說是在草原最麻煩的就是通訊。而這天燈,便可起到傳遞軍情的作用!未來若是對(duì)遼國用兵,必有大用!”
“傳遞軍情?!”
奉帝瞳孔收縮。
猛地意識(shí)到了什么。
“哈哈哈,說得好說得好啊!”
“寧王,你又為大奉立下奇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