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人點頭應(yīng)下。
五人收拾好,換了身好一點的道袍就出門去。
金臺書院在常州府是有名的書院,山長是進(jìn)士出身,除他外,還有一個進(jìn)士出身的徐先生,五個舉人出身的先生,馀下的先生也都是秀才功名。
潘濤就是舉人功名,他進(jìn)入書院后很快站穩(wěn)腳步,不僅如此,他還迅速成為除山長和徐先生外最受學(xué)生們歡迎的先生。
王璁一打聽就打聽到了,被攔住問的書生一臉高興的問:「兄臺也是來找潘先生批改文章的嗎?」
「???」王璁立刻道:「不敢有此奢求,只是我讀書時有些累積多年的疑問,想向潘先生求解?!?/p>
書生贊道:「兄臺有如此求索之心,將來必大成。」
他道:「潘先生在那邊,你看哪里人最多,他就在何處?!?/p>
潘筠不由道:「潘先生這麼受歡迎?」
書生看了眼潘筠,這才留意到她們?nèi)齻€,雖然覺得三個坤道出現(xiàn)在書院里有些奇怪,卻沒有多問,而是解釋道:「潘先生很和藹,凡有人拿著文章和問題上門求問,他不管是不是金臺書院的學(xué)生都會給解答?!?/p>
「有些他答不上來的也會明說,然后去找書,去求問其他先生,得了答案后再告訴提問之人,」他道:「先生厚愛至此,我們又怎麼能不敬之重之?」
潘筠咋舌,她二叔什麼時候?qū)W(xué)生這麼熱情了?
王璁謝過書生,拉上潘筠就朝人聲鼎沸的地方走去。
金臺書院很大,亭臺樓閣,甚至還引進(jìn)來活水。
溪水貫穿整個書院,流水潺潺,假山隔景,雖是正月,卻也繁花點點,一步一花,十步一景,典型的江南園林景色,一看就很有錢。
聽著人聲相隔不遠(yuǎn),但順著路往里走,他們走過了一個月亮門,一座以假山為主的石景園子,又穿過了三個門,前面豁然開朗,這才看到一個超大的園子。
越過遮擋的樹木,面前是一個湖,湖中間有個小島,小島上樹木掩映,還有一座假山,假山頂是一個亭子。
湖中有幾艘小船,船上都坐著人,潘筠耳尖,能聽到他們爭論詩詞的聲音。
而在湖邊有一個敞軒,此時里面坐滿了書生,甚至欄桿上,欄桿外的樹下,花圃邊都站滿了人,全都在認(rèn)真的聽著里面的一人說話。
潘筠抬頭,就見一青年男子站在眾人中間,如崖間之松,身姿挺拔,清俊,卻又有一股溫和之氣。
潘筠一下就笑開了,眉眼間皆是笑意,是二叔!
潘濤說話間目光一瞥,便與站在湖邊的潘筠遙遙對上了目光。
他眨了眨眼,只覺得那少女甚是眼熟,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。
他愣了一下,心跳不由自主的加快,他連忙收回視線,溫和的道:「關(guān)于《性理大全》,河?xùn)|薛敬軒有一篇文章寫得極好,我曾抄錄收藏,就放在閱書樓中,有興趣的,可以去觀閱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