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誰都是胡景,是錦衣衛(wèi),真的會把信拉出來仔細(xì)再看一遍的。
尹松:「你也是會取的,正好取到這最緊要的部分?!?/p>
這封信的第一句話就是說定屈樂要入學(xué)龍虎山學(xué)宮,而后面則是具體寫了今年武林盟和天師府的合作提議。
「這應(yīng)該是林盟主寫給張真人的信,」尹松將信照痕跡給她迭回去,「一來,去年倭寇上岸屠殺村民,搶掠錢財?shù)拇_惱人;二來,財寶動人心,倭寇藏寶圖一事已經(jīng)鬧開,如今誰不想得到這筆寶藏?」
潘筠眼珠子一轉(zhuǎn),若有所思起來:「也就是說,他們愿意合作的一個原因是寶藏圖?」
「是大部分原因,」尹松強調(diào)道:「倭寇時不時的登岸搶掠,怎麼往年他們從未想過合作,今年卻提出了這麼大一個目標(biāo)?」
潘筠問:「朝廷會答應(yīng)嗎?」
尹松面色奇異,思考片刻后緩緩搖頭,「難說?!?/p>
「不同意,江湖人不受控,只怕今后會有更多的人偷偷出海尋找寶藏;同意,又有打開海禁之嫌,且海上進出的人多了,一直往來走私的商船怕是會被發(fā)現(xiàn)?!?/p>
尹松道:「雖然擠進去的人大多是沖著寶藏去的,但舉著剿滅倭寇,為國為民的旗號,總還是能吸引來大義為民的俠士?!?/p>
「要是被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究根究底,東南沿海走私一事就紙包不住火了。」尹松似笑非笑,「你知道在東南沿海走私的人都有誰嗎?」
潘筠:「都有誰?」
「東南沿海的士紳丶富豪,水軍將領(lǐng),朝中的勛貴,最大的那一個,姓朱~」
潘筠一臉莫名,「我知道啊,然后呢?」
尹松:「你知道?」
「我知道啊,不然海禁怎麼可能進行這麼多年?」潘筠道:「不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蛋糕,哦,是餡餅,海貿(mào)這一塊餡餅就這麼大塊,打開了,他們能分到的就少了,所以只能海禁,確保這塊餡餅只能他們來分?!?/p>
「所以,只要看堅持海禁的人是誰,便能大致推算出,如今的受益者是誰?!?/p>
尹松:……
潘筠道:「太祖高皇帝時,他海禁,或許是真因為國庫空虛,全國各地都在打仗,實在沒有精力搞海防,被倭寇擾得不勝其煩,但到永樂皇帝時,我大明水軍都這麼厲害了,還怕區(qū)區(qū)倭寇嗎?」
「之所以海禁,倭寇只是一小部分原因,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利益吧?」
「現(xiàn)在進行海貿(mào)走私的,大頭是不是宗室和勛貴們拿著?東南沿海的本土官員和士紳們從旁分一杯羹?」
尹松這才回神,然后意味深長的道:「那可不一定,一群傻缺,他們覺得他們拿了大頭,但未必是拿了大頭?!?/p>
潘筠一聽,也露出一臉?biāo)麄兪巧等钡谋砬?,「不是吧,沒帳本嗎?都做靠山了,還能叫一群士紳坑了?」
尹松道:「靠山而已,動動嘴皮子罷了,他們付出很多嗎?江南那群人出錢出人出力,私下里多分一些不是應(yīng)該的嗎?」
潘筠道:「二師兄,我們把他們盤子砸了吧,讓餡餅落下來,天下百姓都可以爭搶一口,有能者啃之?!?/p>
「你膽子挺大,就不怕盤子沒砸破,你先被亂拳打死?」
潘筠:「皇帝都對倭寇的寶藏感興趣,特意派出錦衣衛(wèi)去查,你說,江南那群人,宗室和那群勛貴沒點想法?」
尹松:「一個餌,你要釣這麼多魚,偏那餌料還是空有其表,內(nèi)里是空的,你也不怕這幾條大魚躍出水面咬死你?!?/p>
潘筠冷哼一聲道:「怕什麼,真要能解了海禁,我把餌料下足有何不可?」
尹松驚訝:「你舍得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