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下,他就讓季驚秋在面前演練樁功。
季驚秋也不含糊,演練起自己所參悟出的伏龍樁。
他全身心投入了樁功,體內那一縷氣勁隨著呼吸節(jié)奏和樁架變化,在胸口、小腹、四肢等地方流轉不定,往來復始,逐漸分不清方位。
一縷氣勁綿綿不斷,竟是散為云氣,漸漸氤氳全身。
季驚秋沉浸于這種奇妙的感覺,全身發(fā)熱,就像被溫熱的云氣包圍,又或是泡在溫泉中,渾身舒坦,再沒有陽師說的伏龍樁的“苦頭”。
而在陽炎眼中,則完全是另一番氣象。
他心中默念:水因山勢而行,氣因形骸而動,神韻藏于其中……
果然。
待季驚秋收功,陽炎長舒一口氣。
“身似青山氣似云。驚秋,你已經練出‘神’了!”
“神?”
陽炎定神,為他解釋道:
“練功只練形,一生難入門!”
“神形兼?zhèn)?,才是武道真意,這點不限于觀想法,體術功法和戰(zhàn)技,都是如此。”
“伱已經推陳出新,找到了專屬于你的伏龍樁,這是根據(jù)你自身條件量身打造的,沒有任何一門樁功比它更適合你。
于樁功和呼吸法的掌控上,你近乎畢業(yè)。
對你來說,接下來就只剩下水磨工夫,溫養(yǎng)氣勁,氣盈經脈后,你就可以進入下一關?!薄耙袁F(xiàn)在的速度推測的話……一個月?”
陽炎有些不確定道。
對于季驚秋當前的情況,他心中已經有數(shù)了。
他先前就提到過,練武通俗些,就兩點:模仿和推陳出新。
季驚秋儼然已經走完了第二步。
不是走到,而是走完!
走的還極其完美。
至少以陽炎的眼光來看,也找不出這套“季氏伏龍樁”的缺漏。
一般武者即使是找到自己的神,演化出最適合自己的觀想法,完成度也沒有季驚秋高。
這點,從他的血氣、體力消耗就可以看出。
平復了心中疑問后,陽炎心中的波瀾卻是絲毫未減,反而愈演愈烈。
兩天時間,就將呼吸法完美融入樁架,還順勢摸索出最適合自身的樁功……
這毫無疑問,是武慧的體現(xiàn)。
沒想到這孩子不僅在心靈修行上極具天賦,還兼?zhèn)洳凰椎奈浠郏‖F(xiàn)如今的聯(lián)邦武道體系,對于天才武者的籠統(tǒng)定義,有三點。
心靈、根骨、武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