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軍陣的變換契機,可是很難得的,很多時候,一場大戰(zhàn)打起來后,想再變換軍陣就很難了,更不可能隨時更換主攻方向等。
但現(xiàn)在這個地利,卻讓朱以海他們擁有這個條件。
通過這四面河湖水利,朱以海的人馬,就可以隨時變換陣法,調(diào)整進攻方向,且這河湖舟船的機動迅速,甚至絕不弱于韃子的騎兵,尤其是他們在水上變換方向,調(diào)整用兵等,韃子都沒法阻攔的。
唯一剩下的一個問題。
這次戰(zhàn)斗不比之前任何一次,敵人是四千偽軍和五百韃子,裝備齊全,甚至還據(jù)有一座村莊,朱以海一萬對四千五,并沒占優(yōu)勢。
外圍雖還有幾萬人馬,但那些也就是戰(zhàn)后打掃戰(zhàn)場派的上用場,打仗時是指望不了什么的。
朱以海這一萬人馬,能不能正面擊潰這四千五百人?
如果能,又會付出多大的傷亡代價,劃不劃算?
這是一個很讓人頭痛的問題。
朱以海內(nèi)心有些不太想打這一場硬仗,因為他覺得雖然李遇春這支偽軍實力一般,可僅那五百韃子就已經(jīng)不可小瞧。
之前他們殲滅了四千多偽軍,但那是分段伏擊,各個擊破,現(xiàn)在硬打硬,則完全不同。
理智告訴他,也許應當放棄這個計劃,再重新想一個更穩(wěn)妥點的辦法,或者干脆直接放棄吞掉這些敵人。
可朱以海又不甘心,他需要勝利,需要一場足夠震奮人心的勝利,而不是打幾個土豪,殺幾個盜匪,滅一小股韃子偵察騎兵這樣的小勝。
眼前的機會難得,錯過很難再有。
“侯服,你覺得呢?”朱以海問張名振。
“臣以為我軍挾新勝之威,士氣正盛,而韃子新敗之軍,喪膽龜縮,士氣上我們就碾壓他們,而我們兵力上是他們兩倍有余,我們外圍還有幾萬援手。且這里的地利,對我們有利,不利虜騎,再者剛才阮將軍所獻之策,更為我們增添許多勝數(shù),此戰(zhàn)我軍必勝,而韃虜必敗也,臣請戰(zhàn)!”
“傷亡呢,我軍會付出多少傷亡?”朱以海又問。
“殿下,打仗沒有不死人的,我輩軍人武夫也不怕戰(zhàn)死疆場以馬革裹尸而還,只要能贏,就值得打,可以打!”張名振豪邁道。
四面環(huán)水,有舟師之利,調(diào)動之便。船上載弓兵、槍炮,則憑添遠程攻擊之利,且不懼虜騎襲擊側(cè)后。
步兵有火炮、槍銃掩護,可不懼虜騎沖擊,不怕與偽韃硬拼。
況且數(shù)量上還是敵兩倍有余,外圍還有幾萬人,也隨時可以協(xié)助和補充,怎么看都是勝算在我。
至于傷亡犧牲,不論是張名振還是沈宸荃他們,都沒太過于去在意,畢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,只要最后能勝就可以打。
“殿下,打吧!”
“打吧,機會難得,好不容易把他們包圍在這里,不滅掉他們?nèi)绾胃市??!?/p>
“錯過這機會,下次可就很難再有了?!?/p>
諸將一齊請戰(zhàn)。
朱以海盯著地圖,局勢在不斷變化發(fā)展,你想安穩(wěn)的在后方練兵,想等練出一支精銳大軍再來打仗,這是不現(xiàn)實的。
游擊游擊,光游不擊那便成了流寇。
“好,戰(zhàn)!”朱以海揮動拳頭喝道。
東風春,戰(zhàn)鼓擂,戰(zhàn)天斗地誰怕誰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