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>海上升明帝 > 第110章 表動則影隨(第2頁)

            第110章 表動則影隨(第2頁)

            劉孔昭身為南京的武操江,統(tǒng)領(lǐng)水師,也還是比較用心的,并在擁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抵抗清軍上也很積極,雖說最終水師不戰(zhàn)而逃,劉孔昭也一路東逃,但起碼他從沒想過投降清軍。

            從南京到蘇州,再到海上,劉孔昭漂泊海上幾個月,卻也一直找機會跟清軍打仗,聽說義陽王監(jiān)國崇明,也曾經(jīng)前去擁立,只是義陽王君臣以劉孔昭名聲不好拒不接納。

            聽到魯王臺州即位監(jiān)國,甚至迅速站穩(wěn)腳跟,便也立馬又帶兵趕來。

            劉孔昭跟東林黨人的爭斗確實是事實,在弘光小朝廷里,也比較跋扈,甚至清軍南下時,也沒有盡到操江的職責(zé),但對朱以海來說,這些都是罪過,但眼下,劉孔昭帶著一支人馬,在堅持流浪抗清幾個月后,趕來投他繼續(xù)抗清,朱以海能拒絕么?

            歷史上這位劉孔昭最后帶兵打回老家青田,在那里繼續(xù)抗清,后來還加入了魯監(jiān)國的隊伍中,曾經(jīng)隨張名振張煌言他們打到了南京附近,遙祭孝陵。

            他的兒子也在舟山保衛(wèi)戰(zhàn)中戰(zhàn)死。

            直到最終,也不曾降清。

            這是一個堅定的抗清派,正是朱以海需要的。

            至于他跟東林黨人的斗爭,朱以海根本不以為意,因為東林黨又不是什么無辜的小白兔,那些東林嘴炮其實也是誤國的多,劉孔昭一個勛臣中的異類,比東林黨更能打嘴炮,甚至還能拔刀子,其實挺性情的。

            朱以海其實還很欣賞劉大炮,他內(nèi)心里也很反感明末的那些東林黨人,打著忠君愛國的旗號,其實有很強的君王控制、改造欲,什么都想按他們說的做,可實際又光會打嘴炮,實到家。

            “孤之前便說過,只要一心抗虜復(fù)明,孤都愿意接納,不管山賊還是水寇,就連順營、西營,孤都已經(jīng)下旨招安接納了,劉孔昭為大明勛臣,孤又能不納?”

            “至于過去的那些東林黨、閹黨等的爭斗,孤也說過,國難當(dāng)頭,大家要摒棄門戶之見,現(xiàn)在沒有什么閹黨、東林黨、什么浙黨楚黨什么順逆等等,現(xiàn)在大家同心抗虜,其它的都不要提?!?/p>

            “誰再提那些,就是要搞內(nèi)訌,搞分裂,就是國賊?!?/p>

            朱以海的話越說越嚴(yán)厲,虞大復(fù)頭次見到監(jiān)國如此動怒。

            這時首輔沈宸荃站出來,“臣以為監(jiān)國說的對,這個時候皆當(dāng)摒棄門戶之見,放下往日成見,一起攜手并肩共抗韃虜,恢復(fù)中興。”

            朱以海放低了些語調(diào),“卿等都是飽讀經(jīng)書,你們都就當(dāng)知道隋唐時的裴矩此人,宋代司馬光在他的資治通鑒中曾這樣評價裴矩,佞于隋而忠于唐,”說裴矩在隋朝時,是有名的大奸臣,稱為四奸之一??傻搅颂瞥瘯r,卻又成了有名的大忠臣,為何?”

            監(jiān)國突然拋出這么一個問題,讓虞大復(fù)等都有些意外。

            朱以海卻繼續(xù)自己回答,“其實幾千年以來,裴矩這樣的官員很多,一言以蔽之,裴矩這樣的臣子,其實就是跟皇帝態(tài)度始終一致。有什么樣的皇帝,就有什么樣的臣子,正所謂君明臣直,并不是裴矩變了,而是皇帝變了?!?/p>

            “君惡聞其過,則忠化為佞,君樂聞直言,則佞化為忠。是知君者表也,臣則影也,表動則影隨?!?/p>

            楚王好細腰,宮中則多餓死。

            上行下效,上梁不正下梁歪。

            楊廣好大喜功,所以裴矩也自然報喜不報憂,謀劃征高句麗、開拓西域絲路這些事情來取悅皇帝。到了唐朝,李世民提倡說實話辦實事,且善于聽取不同意見,裴矩也就進諫了不少逆耳忠言。

            朱以海這番話一出,虞大復(fù)啞口無言。

            不是滿朝奸佞,實在是皇帝不行。

            而自己不是崇禎和弘光這些皇帝,所以也就不用擔(dān)心劉孔昭他們成為奸佞。

            “召劉孔昭、楊文驄入見!”

            “另外,沈文忠和陳潛夫二位愛卿,你們前去海邊劉楊二人軍營,攜酒肉犒賞將士們,每兵賞銀五錢,然后將名字錄入名冊上呈。”

            劉孔昭這位誠國公、提督南京操江,兼領(lǐng)南京右都督府這次來投,手下有太平、火攻、伏波和后勁四營,兵馬一萬二千余,麾下總兵就十二員,另有不少家眷軍屬以及隨同官吏、百姓,人馬眾多。

            楊文驄這位馬士英的妹夫,南京淪陷前是巡撫鎮(zhèn)江常州等地方,并監(jiān)軍長江水師,手下有個直屬的黔兵營八百人,后來一路往東南,還曾在蘇州城斬了多鐸和錢謙益派出的招降使,沿途招募、收納了不少明軍,此時也有兵馬五千余,另隨軍數(shù)千人。

            這兩股人馬,大多數(shù)都是原明朝的正規(guī)兵,雖然是潰散之兵,但小兩萬人呢,朱以海豈會放過,肯定要趁機兼并。"

            已完結(jié)熱門小說推薦

           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

                  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  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  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