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至于說松江那邊,實不相瞞,那里的綠營其實也早就被我們滲透甚至控制了?!?/p>
“杭州就更不用說了,浙江提督、巡撫,杭州總兵,嘉興副將、海寧副將、湖州副將,那全是我們的人,隨時可以把旗幟一換,就成為我大明之兵。”
“在這種情況下,咱們右?guī)@次前來,其實還是比較輕松的。若是咱們連這點任務(wù)都完不成,就都把腦袋削下來給陛下當(dāng)球踢好了。”
“當(dāng)然,也不能大意,六千八韃子,那是真韃子,鎮(zhèn)江之戰(zhàn)大家也是見識過的,還有徐州之戰(zhàn),不少人也參與了,那些韃子真拼起命來,還是很兇的,而且韃子很少投降,所以我們這次作戰(zhàn)的重點,就是這三路韃子?!?/p>
朱以海對付江南清軍的策略就是先引蛇出洞,然后半路伏擊。
如何引蛇出洞,自然是圍城打援,先圍江寧,再圍蘇州。
這是掌握戰(zhàn)略主動,誘其出城來戰(zhàn)。
然后便是集中主力,運動殲敵。
這些其實也是韃子向來喜歡的三板斧,是他們以前擊敗明軍的慣用連招,先尋找機會,突襲圍城,然后挖壕溝甚至搞軍屯,長期封鎖圍困,迫明軍被迫來援,然后再尋找機會,在有利地形埋伏、打援。
最后甚至還能利用他們的高機動性,搞千里奔襲作戰(zhàn),能夠千里追擊,一點喘息機會不給,直至殲滅,比如入關(guān)后千里追擊李自成,又比如打下南京后,又追擊潰逃的朝廷一路到杭州。
這些都是清軍的優(yōu)勢和慣用伎量。
但并不是無解的。
在晚清的時候,捻軍后來就找到一個破解清軍的戰(zhàn)法,那就是以機動對機動,在數(shù)省的大范圍內(nèi)搞高機動大范圍的運動作戰(zhàn),尋找薄弱,避實就虛,找到機會后,就集中主力重點圍殲。
僧王帶領(lǐng)的晚清最后騎兵集團(tuán),雖然數(shù)敗捻軍,但最終還是被捻軍的騾馬化主力,找到機會伏擊殲滅。
清軍打仗向來喜歡占據(jù)主動,主動尋找機會,主動出擊,圍城打援,千里奔襲,甚至窮追到底。
所以朱以海在最初的時候,根本不守城,因為你守就處處都是破綻,到處都是漏洞,防不勝防,倒不如始終抱團(tuán),聚集主力部隊不斷運動,反客為主的以進(jìn)攻取代防守。
趁清軍主力北返,江南空虛之際,不斷的滾雪球。
清軍守杭州,明軍就打蘇州,清軍守江寧,明軍就打揚州,反客為主。
這就如同下棋,通過這種不斷的調(diào)動,改變局部戰(zhàn)場上的兵力對比,使的本來總體實力遠(yuǎn)弱于清軍的明軍,在一個個戰(zhàn)場上,卻始終呈壓倒性的優(yōu)勢。
“諸位,蘇州的康喀喇是三部韃子中最弱的,而且蘇州的土國寶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上了咱們的船,所以這里不急著動,這是一個重要的誘餌。”
“咱們得用這個釣松江的和托,釣杭州的珠瑪喇?!?/p>
“魚還沒上鉤,就急著扯竿,只會嚇跑魚兒。這魚若是受驚,退回老窩,可就不容易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