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時趙福的幾個女婿提著一串小雜魚上來,都是山間溪里的小魚,他們幾個都是本地人,摸魚捉蝦倒是有一手,取個水的功夫,弄來有一斤多的魚,趙福大女婿甚至捉來一條菜花蛇,這條蛇也不知道怎么倒霉遇到了他,被一把捉了被砍了腦袋剝了皮。
“今天有口福了,趕緊烤魚?!?/p>
去皮后的蛇肉被老趙扔進粥里一起煮。
“快來休息下,準備吃飯了?!崩馅w對著還在忙碌著采茶的女人孩子們喊道。
孩子們歡呼著跑來,女人們則回應說再采一會飯好后便來。
“今年的茶葉不錯?!?/p>
趙貴看著自己辛苦采的茶芽頭。
老趙笑道,“今年茶業(yè)行市也不錯呢,收購價格挺高?!?/p>
天臺的云霧茶不算什么有名的茶葉,就算在浙江這邊,杭州的西湖龍井,安吉的白茶,紹興的平水茶,舟山的普陀佛茶,湖州顧渚紫筍,婺州東白茶、睦州鳩坑茶等。
紹興的平水鎮(zhèn)早在唐代時就是有名的茶葉加工貿(mào)易的集散地,如今更是成為大明重要的茶業(yè)中心。
天臺等地的大量茶葉被運往平水進行加工,如今平水有皇家經(jīng)營的大茶廠,皇家茶廠采用新的珠茶制法,制成的茶葉揉成一團,外形成顆粒狀,細圓緊結,宛如珍珠。
這種平水珠茶跟鐵觀音外形差不多,鐵觀音是福建那邊出來的名茶,屬于青茶,而平水珠茶是炒青綠茶。
一鍋平水珠茶炒制,需要有經(jīng)驗的老師傅炒上十個小時。
而把傳統(tǒng)的綠茶,制成這種新式珠茶的原因也很簡單,最主要還是為了出口貿(mào)易,一直以來,出口茶葉主要是以福建武夷茶和安徽祁門茶這兩種茶為主,主要是紅茶。
而青茶鐵觀音也是深受外商歡迎,朱以海舉旗后,一邊練兵北伐,一邊也開海貿(mào)易,浙江有挺豐富的茶資源,當然不會錯過,他以內帑在寧波港建立了外貿(mào)的茶行,在紹興平水又建立了茶莊,收茶制茶銷茶一條龍。
這種平水珠茶,被稱為綠色珍珠,挺受歡迎。
尤其是小日本子,他們很喜歡平水珠茶,茶行出口,每擔價格二十四兩,雖說這是茶行出口價,里面還包含了報關的稅費等,而原產(chǎn)地的茶農(nóng)們手里的茶葉價格則要低的多,還要經(jīng)過收茶、制茶、運送港口等多道手費,但平水珠茶的興起,確實也帶動了紹興周邊各大山的茶葉,收購價格也漲了不少。
大明的茶葉一般來說分為三大類,福建安徽茶商們世代經(jīng)營的出海茶葉貿(mào)易,主營武夷紅茶、祁門紅茶,其二就是以陜西四川茶商,他們主要是做邊茶貿(mào)易的,搞茶馬交易,行銷康藏為主。
而過去浙江、湖廣商人,甚至是山西茶商,則主要是經(jīng)營內地茶葉貿(mào)易,其中山西茶商實力最厚,他們不僅經(jīng)營內地茶葉銷售,還會把茶葉銷到蒙古、西域甚至是俄國。
基本上,福建茶商主要把紅茶賣到澳門,買家以荷蘭人為主。而山西茶商,把茶葉陸路輸往俄國。
在明末時,東南出海的茶葉,其實大多被鄭氏所壟斷,甚至不止是茶葉,幾乎所有中國出海商貨,大多都被鄭家壟斷,由他們充當二道販子,轉賣給荷蘭人等。
朱以海在浙江開港,重新開通跟日本、朝鮮、琉球等的貿(mào)易,甚至直接跟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等貿(mào)易,這本身也是打破鄭家壟斷的,因朱以海軍事上實力的增強,大明天子的威望日增,鄭氏也只能眼看著皇帝虎口分食。
在杭州未拿下前,浙江的茶葉,便大部份集中到紹興平水鎮(zhèn),然后再經(jīng)寧波出港,如今甚至安徽茶葉也經(jīng)新安江至錢塘灣,浙西茶葉同樣下寧波。
平水和寧波,現(xiàn)在成了東南迅速竄起的茶葉集散中心和出口港,搶奪了近一半原來的外銷茶份額,紅茶出口一擔二十六兩,綠茶一擔二十四兩,這里面的利潤很高。
朱以海通過自己的茶行,茶莊,不僅扶持起了戰(zhàn)亂中的茶行業(yè),也獲取了很高的利潤,而朝廷通過關稅、茶稅的征收,也獲得了豐厚的茶稅。
晚明,茶稅幾乎名存實亡,隆慶時一年折銀不過一萬多兩。
到了崇禎年間,茶稅更是幾近于無,甚至有說最少一年,浙江省茶稅就收了六兩,而邊茶重地云南,也只十七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