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曉他們身份后也愿意幫忙送信。
他們趕往重慶時,在順慶府蓬州的鳳凰山這一帶被北上明軍攔截,然后搜出了信件,
對于他們交待的信使一事,
川中明軍并不相信,
但也還是一路報到了秦良玉這里。
但僅憑著幾封周秀才寫的信,
加上劉進忠的署名,還有兩個代送信的獵戶,
再加上楊威馬良的腰牌,這些都很難證實是真。
尤其是去漢中傳旨的張大鵬,居然在川北山里拉起了一支黑旗軍,
而西軍大將劉進忠居然還跟他結(jié)拜為兄弟,甚至兩人同守朝天關(guān),
又說馬科已經(jīng)降清,張獻忠正在趕往漢中,
讓他們趕緊去增援朝天關(guān)。
怎么看,這事怎么透著一股子不對勁。
秦良玉對張大鵬印象不錯,
但是也只是一面之緣,張大鵬入蜀后沒怎么在重慶呆就往漢中傳旨,現(xiàn)在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秦良玉也一時不知道如何判斷。
“大帥,文閣老來了!”
“經(jīng)略怎么親至,快隨我去迎接閣老!”
文安之本是坐鎮(zhèn)夔州奉節(jié),在之前議定川中明軍趕去漢中增援后,秦良玉率部自重慶北上,而文安之則從奉節(jié)移駐重慶。
秦良玉率領(lǐng)的石柱白桿兵、川陜行營在南充匯合了曾英于大海等幾部人馬后,后方就又傳來了最新御旨,皇帝讓川軍暫緩入漢中,于是秦良玉便選擇在順慶府蓬州的鳳凰山這處險要處立營,聚集人馬,以應對形勢變化。
文安之不辭辛勞趕到鳳凰山,帶來了皇帝的最新圣旨。
蜀中川軍,以及鄖陽的忠開、巴東的忠貞、湘西的忠義都暫停入漢中,形勢有變,馬科極有可能降清,而關(guān)中諸部現(xiàn)在又亂,張獻忠已經(jīng)一心北上,清軍也大舉南下,皇帝指示,放張獻忠北上,讓清軍入漢中,讓他們先打。
明軍則要利用這個時機,加快軍隊整編,完善指揮體系。
“陛下還提出要以湖廣行營和川陜行營為基礎,
擴建御營湖廣行營、川貴行營、陜甘行營以及鄖漢行營,湖廣行營駐長沙,川貴行營駐重慶,
陜甘行營暫駐階州,鄖漢行營駐鄖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