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>海上升明帝 > 第594章 紅線(第3頁)

            第594章 紅線(第3頁)

            所以當(dāng)糧食問題沒那么緊張的時候,必須放寬限制,給百姓恢復(fù)經(jīng)濟作物,既是給百姓增加收益,同時也為市場提供活力,更為朝廷多得稅賦。

            當(dāng)然,這里面始終也還有個度。

            晚明起,江南地區(qū)就是已經(jīng)無序亂種了,為了經(jīng)濟收益,農(nóng)民會把所有的地都種經(jīng)濟作物,連自己的口糧都買的吃。蘇州、松江、杭州這些江南大城,已經(jīng)完全依靠湖廣江西等外地糧。

            甚至本地都沒有什么存糧,每次稍發(fā)一下洪水什么的,城中沒有糧食運進來,就會糧價大漲數(shù)倍。

            甚至出現(xiàn)饑荒。

            這種情況就明顯是不行的。

            所以朱以海現(xiàn)在跟張煌言討論的,就是紅線還是得劃的。百姓有田地的,得定個比例,逐年放寬。

            比如現(xiàn)在,糧食問題還是比較重要的,所以如廣東這樣的后方,十畝田地,可以種植兩三畝的經(jīng)濟作物,剩下的七八畝必須保證種糧,以后情況好,還可以再適當(dāng)?shù)姆艑捯粌僧€。

            不能全去種經(jīng)濟作物。

            糧食起碼得先能夠本地自足,保證本地供應(yīng),再留有一些余地。

            剩下的田地再去發(fā)展種經(jīng)濟作物。

            具體的比例,就得視各地田地數(shù)量,人口數(shù)量等,來調(diào)整,必須保證糧食自給自足,還能有些富余存儲和上繳。

            給百姓讓利發(fā)展同時,也要根據(jù)實際情況,對這些經(jīng)濟田,適當(dāng)?shù)恼餍┦斩愂铡?/p>

            比如種棉的種桑的種煙的種藥草的,根據(jù)實際產(chǎn)出收益情況,按糧田田賦十收一左右的比例,加補一些。

            一畝糧田是征田賦二斗,如果種桑棉是種糧幾倍收益,那么肯定得適當(dāng)加征一些,但也要考慮到如桑田收益雖高,但其實是要加上養(yǎng)蠶附加,種棉收益高,也有織布這些附加勞動在內(nèi),所以給出一個桑、棉、煙等田地種植的新稅率,必須得合理,不能傷農(nóng)。

            “廣東地處大明南端,雖有海運之便,但如果從嶺南運糧到北方來,實為不便,成本也高,所以朕還是希望嶺南大力發(fā)展工商、貿(mào)易?!?/p>

            “嶺南自產(chǎn)的糧,百姓留足口糧后,統(tǒng)一征收采購,然后也不需要北運,就在嶺南各府縣,設(shè)立糧倉,直接存儲。少部份,運往周邊的江西、福建、貴州、云南、湖南等省交界處建倉儲存?!?/p>

            朱以?,F(xiàn)在對漕運制度也早有調(diào)整,一來主要靠海運,二來對百官等,不再發(fā)放祿米,而是僅發(fā)給少量,以供口糧,其余的都是折銀發(fā)放。

            這樣的話,朝廷漕運負擔(dān)減輕。

            糧食的調(diào)配,主要是沿海、沿長江、運河,沿主要交通干線建立起轉(zhuǎn)運倉儲制度,糧食分儲于這些干線上,各地有需,則就近調(diào)配,然后再周邊補滿。

            不需要把大量糧食都儲備到兩京地區(qū)等。

            在那些交通樞紐,區(qū)域中樞位置,建立起大倉,這就跟朱以海以前網(wǎng)購喜歡京東買東西,因為他速度快一樣。而他速度快,主要就是他們在各地建立倉儲中心,就近發(fā)貨。

            所以朱以海認為糧食也完全可以這樣。

            以前隋唐時就這樣干,大型糧倉可以存儲幾千萬石糧食。

            大明漕糧運輸,一年運幾百萬石漕糧入京,結(jié)果耗費的卻是起碼兩倍以上,成本太高。

            漕糧改海運,尤其是各地建倉存儲轉(zhuǎn)運調(diào)配,提高效率,節(jié)省耗費。

            甚至如廣東、江浙地區(qū),得重新恢復(fù)他們工商資本的優(yōu)勢,為朝廷提供更多稅銀,而不是種糧。

            這套東西,其實戶部尚書阮大鋮最能理解,他也是最早就跟皇帝提出不能只顧糧種而完全放棄經(jīng)濟作物種植的人,他在任浙江巡撫的時候,這塊是做的很好的,皇帝也大力支持他。

            所以浙江的絲織業(yè)、茶業(yè)恢復(fù)最快,湖絲的產(chǎn)量恢復(fù)很快,通過外貿(mào)賺取了大量的銀子,朝廷也獲得了很多稅收。

            甚至生絲茶葉換戰(zhàn)艦換大炮換雇傭兵,那都是硬通貨。"

            已完結(jié)熱門小說推薦

           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

                  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  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  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