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縣知縣干的好,還得起碼兩任,再加上有缺,才可能調(diào)入京師部院任主事等職。
所以紹天朝的知縣是非常難當(dāng)?shù)模m是主官,但考核要求高,升遷位置還少。
而濟南知府可是省城知府,這可是正四品職,甚至他政績突出,考核上等,是可以直接升三品分巡的。
皇帝給姚啟圣這個承諾,那真是非常不一般了。
連姚啟圣聽了都十分心驚,繼而欣喜,忍不住向皇帝叩謝皇恩。
“好好干吧,朕金口御言,說話算話。”
說完,朱以海還特意取來紙筆,直接給姚啟圣手寫了一道旨意,只要他三年大計考核上等,到時就升遷濟南知府。
楊捷在一邊看的都十分羨慕。
這可真是簡在帝心了。
他覺得那二十萬兩銀子真值,先前他聽說這事后,還覺得姚啟圣腦袋壞了,千里當(dāng)官只為財,哪里有當(dāng)官倒把銀子捐出來的。
可現(xiàn)在覺得這二十萬兩銀子真值。
換個歷城知縣不賺,但若是三年后能升濟南知府,絕對大賺。
兩人千恩萬謝退下。
沈宸荃提醒皇帝,這樣給姚啟圣承諾,有些不合適。
“朕本來是打算授姚啟圣濟南知府的,后來想想打算讓他先做歷城知縣,所以這個承諾其實也沒什么,當(dāng)然,朕以為他有這個能力?!?/p>
“陛下也還是當(dāng)遵循制度?!?/p>
“特事特辦嘛,現(xiàn)在畢竟還是特殊時期,重要的是把事情辦好,而不是論資排輩,朕心中有數(shù)的?!?/p>
“宣大兵處置的也有些輕了?!?/p>
“畢竟殺虜獻(xiàn)城有功,也不能太深究,否則以后誰還會起義歸附?”
“宣大兵如何處置呢?”
“把所有軍官都送去東京講武堂、軍校等學(xué)習(xí)三個月或半年,至于士兵,愿意留下的,讓各鎮(zhèn)挑選些精銳的,尤其是騎兵補充,現(xiàn)在兩鎮(zhèn)合一鎮(zhèn),優(yōu)秀騎兵緊缺。
要走的,發(fā)完賞銀,給遣散費,讓他們回去。
若是有不想留軍中,又無處可去的,也可以給他們就地安置,可以安排做驛卒等,也可以賣地給他們落戶墾荒?!?/p>
對于這支三千人的宣大軍,朱以海沒有打算讓他們保留建制,連編為團練的打算都沒有,直接拆分、遣散、安置。
該給的賞銀會給,但這支降過清屠過城的綠營兵,不會留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