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里木卻毫不懷疑皇帝的能力。
就如這座哈密城一樣,轉眼間就被大明所有,甚至連一個土著都沒了。
明格部做為烏茲別克七十二部之一,實力并不算強。
做為金帳汗國后裔,烏茲別克人建立起了烏茲別克汗國,后來昔班尼更是滅掉了帖木兒帝國,統(tǒng)一河中地區(qū),建立昔班尼王朝。
之后同樣來自昔班家族的尹爾巴爾斯在花剌子模,趕走波斯總督,建立了希瓦汗國。
昔班尼王朝立國百年,原定都撒馬爾罕,后遷都布哈拉,故也稱布哈拉汗國,末代汗病死絕嗣,汗位由其女婿。
其女婿由是阿斯特拉罕汗國王室,在沙俄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國后,一名王子帶著兒子札尼前往布拉哈汗國避難,結果汗位轉手到了札尼家族,布哈拉汗國也由昔班尼王朝轉為札尼王朝或叫阿斯特拉罕王朝。
雖然札尼王朝幾代汗也很努力,加強中央集權,以教法治國,短暫的繁榮過,可畢竟他是以外族女婿入繼大統(tǒng),烏茲別克各氏族并不服,各氏族割據勢力日漸強大,而王族內訌也是十分劇烈。
兼之波斯薩法維王朝、印度莫臥兒帝國還有希瓦汗國也乘機頻頻入侵,汗國日漸衰弱和陷于分裂。
明格部做為烏茲別克七十二部之一,實力不算很強。
他們在富饒的費爾干納盆地生活,但在這片盆地里,跟布哈拉汗國其它地方一樣,基本上都是由那些大小和卓們自治著,成為割據的封建領主。
這些和卓在地方上威望極高,各個割據一方,實力雄厚。
札尼王朝此時內憂外亂,政令都難出布哈拉,明格部一直想要自立,但缺少強力外援。
而如今大明皇帝卻要支持他們立國。
他很興奮,也相信皇帝。
如今在兩河等地的這些汗,基本上都由大明冊封,就連波斯薩菲和印度莫臥兒兩大國,也都一樣跟大明友好往來。
“不知道皇帝陛下需要我們明格部做什么?”
朱以海笑著道,“朕知道你很討厭布哈拉那些和卓們?”
愛里木也很直接的回答道:“我們明格部也早隨烏茲別克汗改信教,但我看不慣那些和卓沒有接受過嚴格的學術訓練,卻在信徒前信口儼然真神化身,尤其是那些托缽僧借假圣人之名行騙······”
朱以海早聽說過愛里木的一些行為,這是個較真的老哥,或者說這位的權力斗爭方式比較勐,布哈拉如今是和卓們當道,他們在地方自治,各個自稱伯克,實際的封建割據領主,是大莊園地主、大商人、大牧場主等,非常富有。
明格部是個氏族部落,愛里木其實也是一個伯克,他也想割據自立,但野心更大,想建立一個汗國,甚至取代布哈拉,甚至要征服希瓦,把整個河中重新統(tǒng)一在烏茲別克人手里。
現(xiàn)在擋在他面前的最大阻礙并不是布哈拉的札尼王朝,反而是那些地方上的大小和卓伯克們。
愛里木以較真為由,針對打擊那些和卓,有人說自己可以漂浮在空氣和水上,他就讓他當眾表演,如果有人做不到,他就立馬讓手下亂石砸死他,他還把洗腦能力極強的托缽僧們全都抓起來,全都送到沙漠里喂駱駝。
通過這些簡單粗暴的手段,他干翻了一大群反對他的和卓,然后威懾壓服了更多的和卓,他又聯(lián)合遜派,在領地內大建宗學校,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費爾干納地區(qū)最大的和卓,以此穩(wěn)固權力地位,結果等地位一穩(wěn),又卸磨殺驢把妹夫放逐,通過這種種手段,
把費爾干納原先和卓自治的局面,變成如今和卓們被他清除,明格部一家獨大。
這是個有本事的人,雖然有點過河拆橋。
不過對于朱以海來說,這些并不用擔憂。
他看中的就是這個大胡子對和卓的強硬,也看中他攪局的能力,扶持他建立大宛汗國,冊封他為大明的忠順王,也不過是把水攪更渾。
歷史上,明格部在幾十年后從布拉哈自立,建立起了浩罕汗國,對中亞的未來局勢影響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