燭火熄滅,一室靜謐。
作者有話要說: 不要嫌慢呀,畢竟路要一步一步走,就像喜春的性子也要一步一步來,要是進展太快,喜春后邊的性子一轉(zhuǎn),可能就覺得違和了。
嫁人后的生活很重要,但是前面也要交代呀。(別看章數(shù)多,但現(xiàn)在總共也就三萬字出頭呢~)
☆、
寧三郎的親事被耽擱了下來。
黃家獅子大開口,寧家也不是那等任取任求的人家,田里的稻苗子、菜地的菜種,喜春婚事臨近,這一樣一樣的都叫人忙不開手,也沒這心思與黃家周旋,陳氏早有了主意,等喜春婚事后再談。
也是她早前想差了,想在喜春這個當妹子的結(jié)親前為三郎這個當兄長的定一門親,急哄哄的,生怕三郎給人笑話了去,說喜春這個當妹子的排在他前頭,名兒上不中聽,經(jīng)過這一陣兒,陳氏覺著誰愛說誰說去吧。
還沒進門她這個娘就靠邊兒站了,待進了門還得了?
時下女子出嫁,這家中準備的嫁妝稱為陪嫁,特意放在一屋中,待成親日開了屋,請親朋鄰里們一觀,稱曬嫁,待男家準備迎了新娘子啟程,再由女家請了親友們隨著送入男家,稱送妝。
喜春的嫁妝早已備齊,鎖在院子的偏房,鑰匙掌在陳氏手中。
越是臨近喜日,喜春便越發(fā)毛躁,她不知如何形容這等心情,只覺得有些緊張、害怕,又有些惶恐不安,越發(fā)把自己悶在屋子里。
陳氏跟兩個兒媳都是過來人,知道個中滋味,少不得勸慰兩句,盡量不煩著她。
月余一晃而過,寧家家中已開始裝扮起來。
喜春想如同往日般做一下針線活,來壓一下幾乎快蓬勃欲出的心跳,但拿針的手卻直發(fā)抖,她一把按下,把針線收進匣子里,死死抿著嘴角。
其實在這些緊張恐慌的心里下,也不是沒有丁點欣喜的。
從定下親事后,喜春就少不得數(shù)著日子,如今也終于到了要成親嫁人的時候了,掌下的錦緞在她細嫩的指縫間沾了幾道皺紋。
出神間,急促的拍門聲響起。
“小姑,小姑你在不在?”
喜春開了房門兒:“二嫂,怎的了?”
“大事!”唐桂花朝屋里張望:“小姑,娘呢,還有大嫂在不在?”
喜春搖頭,說起自己的婚事臉上還添了一層薄暈,輕著聲兒回:“娘帶著大嫂去屠戶家訂肉去了,還得買些瓜果點心請客人用?!?/p>
喜春是待嫁閨女,婚娶一應(yīng)事物自不用她過手,女家嫁女,除開備下嫁妝外,還得裝扮家中、宴請賓客、準備席面兒,這席面的菜色擬定,到食材準備、采買、歸置,賓客來后準備的巾帕、茶水、瓜果,禮單記冊、歸置,都需要掌家的一一過目。
喜春雖不用過手,但每一樣陳氏都沒略過她,言傳身教教導(dǎo)她如何掌家。
唐桂花往日里最是眼紅婆母陳氏最倚重大嫂趙氏,最疼小閨女喜春,對她這個卡在中間的兒媳婦格外不滿,覺得她樣樣不如人。
唐桂花自然是不會承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