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不能當(dāng)真叫周家?guī)退麄冋腥税伞?/p>
朱欒水這樣受歡迎是薛家沒有預(yù)料到的,薛家作坊不大,只是個小作坊,薛東家跟幾個兒子一直醉心于改良祖上的各種方子,對作坊上頭的事放的注意力不多,只有二三十個常年幫工的在作坊做工,產(chǎn)出的胭脂水粉多是供給城中的各大鋪子。
周家鋪子是薛家供應(yīng)最大的一家了,周家胭脂鋪品目多,貨架上的物品全是大晉各處搜羅來的上等水粉,品質(zhì)和效果都有保證,很受城中各家夫人歡迎。
薛東家為人是有些保守的,面對著周家下的大單子,在招人的事上也是有幾分遲疑的,還是幾個年輕的兒子更關(guān)注外邊,父子幾個商議過后,薛家的兒子把打聽到的事說了,“周家據(jù)說搭上了盛京的路子,要把朱欒水送去盛京里頭?!?/p>
給薛東家吃了定心丸。
薛東家看著幾個臉上還帶著銳利進(jìn)取的兒子,薛家作坊里所制的東西一直是在秦州府城本地買賣,如果能送到盛京皇都去,借著周家的路子叫薛家的胭脂水粉揚(yáng)名兒
“行,那就招!”薛東家一巴掌拍在桌上,咬咬牙定下了。
陳玉和沈凌這回各挑了一座空宅子安置下,沒有再擠在一處了,他們搬走后,在溫家村負(fù)責(zé)給周秉做飯的馬婆子和幾個丫頭把房舍里里外外又灑掃了下,門內(nèi)門外的路面兒拿鏟子給鏟得平平整整的。
邊角的角落、房檐、花臺邊兒的石塊兒都撿了起來,房頂請了人來休整,府上主子們常用的桌椅先運(yùn)了來,房中的筆墨紙硯、高瓶兒擺件兒、柜子箱籠,字畫、毯子,還有大小主子的衣裳、首飾、玩具等一車一車的停在門外頭。
一車到了,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子就把東西抬下來,兩個大丫頭指著他們安擺。周秉幾個早前在這處只是晌午時歇歇腳的,夜里都要家去,對這里也不上心,只要干凈明亮夠歇腳就行,甚至連房舍大門的鎖都是隨意一掛。
這回主子們要長住上兩月,里外就不能隨意了,門、窗、院子墻處處都修補(bǔ)過,有兩個小主子,這院子不夠?qū)挘瑳]有府上的四時風(fēng)光可看,還做了兩個秋千,以供他們玩耍。
房間一共有七八間,三大兩小,喜春夫妻住一間,兩個小主子各一間,許夫子住在最外間,婆子丫頭們圍著住在大小幾個主子外,馬婆子帶著廚房里幾個丫頭擠一間,巧云巧香兩個也帶了兩個丫頭繡娘住一間,還有云河幾個小廝
這是早前的安置人選,畢竟丫頭小廝要準(zhǔn)備著隨時伺候主子們,自是得要跟著住下。
報上去后,喜春第一時間就給駁了回來,說:“那房子總共就七八件,要住上這十幾個人還不得滿屋都是人走來走去的,不行不行?!?/p>
她只要一想到這眼前兒來來去去的都是人,沒個清凈的時候就覺得一陣陣兒發(fā)暈。何況這大熱的天兒,這么多人住在一間房中那得有多熱的。
最后只得折中了,又挑了兩座臨近這做房舍的宅子,雖不是甚青磚大瓦方的構(gòu)造,一處卻也有四五見房舍,足夠丫頭小廝們住著,也用不找擠來擠去的。
他們院子里就只住了幾個主子并跟跟前兒的丫頭小廝,許秀才等,一報上去,喜春這才應(yīng)下了,又叫人把另外兩座也給收拾一下,床鋪被褥,時常用品都給備了新的。
等房舍收拾了妥當(dāng),喜春這才帶著兩個小叔子,周秉等人去了城外。周嘉要去書院進(jìn)學(xué)不能同去,城郊到底遠(yuǎn)了些,喜春也不忍叫他每日起早貪黑的城里城外的跑著,怕他一個人不適應(yīng),特地跟甄婆子商議過了,叫蔣翰夜里陪著他,旬休就來城外。
甄婆子仍舊管著府上的事兒,喜春這邊也有個廚房管事兒的馬婆子,每日里該忌什么口她清楚得很,必不會叫主子沾上一星半點(diǎn)的。
再說了,陳氏得了信兒,閨女有孕這等大事,她這個當(dāng)娘的自然要上府城來看看人的。
搬去了溫家村頭一日,一家子多少都有些不習(xí)慣,到夜深了才睡下,城外寧靜,尤其是到了天擦黑時,村子里一片安靜,連點(diǎn)著幾盞燈的都沒有,不像住在府城時,夜里總能聽到遠(yuǎn)遠(yuǎn)的絲竹器樂的聲兒傳來,一聽就能想象得到外邊的燈火通明,人聲沸鼎;溫家村靠山,只能聽見動物在夜中的聲兒。
早早的,村子里倒是有了動靜兒,家家戶戶起床燒起火做起了飯,隱隱還有在外走動說話的聲音了。
莊戶人家依著田地生存,一大早各家的大老爺們就趁著天還未亮先去了地里看過了田中的水、莊稼長勢,地里的雜草等,心頭有了數(shù)兒,回去就能定下這一日要干的活計。路過青磚大瓦房,房檐下的四角宮燈高高掛著,燈面兒上做工精致,繡著飛鳥蟲魚,在燭火下越發(fā)顯得逼真好看,路過的都不由多看上幾眼,這才抬腳家去了。
燭火不貴,但他們還是舍不得,一代代傳下來的習(xí)性,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天擦黑前就用好飯,灑掃完家中,到天黑了就該上床安歇,也浪費(fèi)不了燭火了。
周秉往常要來城外監(jiān)工,督促建房,在府上時,廚房都是趕在辰時前備好主子爺和大公子的早食兒,等主子爺用過了,這才準(zhǔn)備夫人和兩位小公子等人的,現(xiàn)在喜春他們搬來了溫家村,在時辰上就有些寬裕,馬婆子帶著廚房的小丫頭辰時才開門過來,穿得整整齊齊的,頭發(fā)上別著銀釵,叫人看得眼熱。
她們出門在村里已經(jīng)很晚了,村民們已經(jīng)用過了早食兒,連家中都收拾了妥當(dāng),拿了工具準(zhǔn)備去地里田間忙活了,見了她們一行,有那膽兒大的,知道馬婆子管著廚房,心頭一轉(zhuǎn)就笑瞇瞇到跟前兒問,“你家可要新鮮的時蔬,我家院里種了好些,你家要的話,我每日給你們送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