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五更又趕課業(yè),上學(xué)的時候又累又困的,周嘉覺得這一日,他實在太虧了。
他攢了許久的零花,昨日請客就花光了,這才月中,離領(lǐng)銀子零花還有一半兒,但平日還得花費,周嘉只得跟兩個弟弟借銀子,打欠條。
寫欠條是在喜春跟周秉的見證下寫的,寫了周嘉在弟弟周澤處借三十兩,還錢的時間是領(lǐng)銀子的時候,銀錢直接從賬房扣。
周嘉月銀不少,一月有五十兩,每旬還去育養(yǎng)院,喜春也會給他幾倆,只買點小東西,跟同窗一起出去吃點零嘴兒等。
欠條寫好了,喜春就叫人數(shù)了三十兩銀子出來,交到周嘉手里:“辰哥賬上還有不少,用完了還可以問辰哥兒借?!?/p>
周嘉心一動,又見嫂嫂嘴角的笑,“那、那要是還不上呢?!?/p>
周秉就看他一眼:“還不上就給他們當小廝,在府上做工來還?!?/p>
他們昨日給菜地澆水過,已經(jīng)體會到了勞作的辛苦,周嘉捏了捏手頭的銀子,心頭剛動的念頭頓時沒了。
他有些不解:“大哥,我今日回來,聽到好些人說我們跟大堂哥是一家人,可是我們本來不就是一家人嗎?”
周嘉一直沒想通,所幸回來問兄嫂。
外邊的人哪里敢直接稱呼知府大人的名諱,又無親無戚的,說的定是他們這個周家竟然跟知府家那個周家是一家,正好叫周嘉聽到了。
喜春前日一進門,就知道他們這關(guān)系瞞不住,那么多雙眼睛在,隨口一說這消息就能傳開的,本就是一家人,也用不著偷著藏著,喜春早就知道會有這一日的。
“外邊的人早前不知道我們兩家是一家啊,如今知道我們是一家人了?!?/p>
周嘉三兄弟昨日跟蘭成兄妹一起玩,也不知多少人看著的。
消息是從衙門里,官太太們口中親口傳出來的,做不得假,一路傳,傳到府城有消息的都聽過了,喜春平日里來往的夫人不多,人家就是在家里酸幾句她命好。
給周秉下帖子的就多了。
他做買賣多年,說得上話的多得很,早前一心顧家,又被管得嚴,身上沒銀子,人家吃茶、賞花都不大邀他了,只幾個關(guān)系親近的還偶爾請他去茶坊坐坐,這消息一出,下到家里來請他去賞畫賞花喝茶的多的是,還說了,“就是去坐坐?!?/p>
也不說叫他買,只他讓露個面兒,去賞鑒賞鑒就是好的,還有捧著、拱著的意思。
周秉的老熟人玉家的東家回頭到了家里,對老妻得意一笑:“怎么樣,我早說了你們婦人家那套就是不行的,你非要計較吃兩回茶是誰付的銀子,斤斤計較那么多,還勸我少跟人往來,如今如何?”
玉家老妻瞪他一眼,在這一點上,她確實看走了眼:“我不管你了,你愛跟誰來往就跟誰來往吧?!?/p>
她也后怕,險些就壞了兩家的情分,早前除了他們,還有其他幾家的東家們時常一塊兒約著出去,后頭走得少,人家中悄悄跟她說甚出去一回要花多少銀子,要用多少的,窮苦人家過來的,聽多了就覺得好像是這么回事,也不大樂意他們往來。
為此,夫妻兩個還掰扯過幾回。
玉東家還說了,“你看著吧,早前那幾個不往來的,只怕早就后悔得腸子都青了,情分這東西,沒了就是沒了,多少帖子送了過去,你看里邊有動靜兒嗎?說不定他們想重新和好,還要走我們的門路,我可不幫著搭線。”
他又交代老妻:“你也不許再犯糊涂,甭管她們說什么,你就說不知道?!?/p>
送到府上的帖子,喜春兩個確實沒理,都一應(yīng)堆在門房里的,她連駱家老太太的壽宴都沒去,提前送了禮去,夫妻兩個帶著幾馬車去寧家。
“成親的日子跟駱老太太還是一日?!睂幦梢捎H了,辦在縣里頭,他們要去吃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