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呀!我還從來沒見過,《新潮》、《群像》和《文學(xué)界》刊登同樣的作品呢!”
“就是呀!這三個雜志,一直都是互相競爭的關(guān)系。
往往,這個雜志力捧的作家,其他兩個雜志,幾乎就不會再刊登該作家的作品的。
今天這是怎么了?難道說,這個海子真的是有天大的背景么?”
“能讓三個處于競爭關(guān)系的雜志,同時刊登他的作品。
如果這個海子沒有什么背景的話,只能說,是他的作品實在是太贊了?!?/p>
……
于是乎,今天井下久人的報刊亭上,《新潮》、《群像》和《文學(xué)界》這三本雜志,全被一搶而空了。
同樣的場景,發(fā)生在日本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個報刊亭和書店攤前。
在這一天,數(shù)以千萬計的日本文學(xué)愛好者,被海子的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》給吸引,被《一代人》所震撼,更被《傷痕》所感染。
在三本頂尖雜志的力捧之下,海子這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作家,在日本的文壇,簡直像是丟下了原子彈一般,哦……比美國還厲害,一下丟了三顆的那種。
轟!轟!轟!
海子三炮而紅。
許多上班族們,在等車的時候,看了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》和《一代人》兩篇詩歌,然后又在電車上看完了《傷痕》。
等到了公司,在上班的時候,卻是和同事一起激烈地討論起了海子在文壇的異軍突起,互相討論著《傷痕》里面女主角的命運(yùn)軌跡和左派思想的優(yōu)越性等等。
日本國內(nèi)的文壇,也完全是炸開了鍋。
那些著名的詩人和作家們,都沒有想過,有一天,三本頂級的雜志,會同一天刊登出同一個作家的三篇同樣的作品來。
所以,第一時間,就有不少眼紅的日本詩人和作家,開始仔細(xì)研讀海子的三篇作品,然后開始吹毛求疵地找問題,緊接著便是刊登在一些報紙和雜志上,對海子的作品進(jìn)行炮轟。
當(dāng)然了,有反對者,就有擁護(hù)者。
畢竟,海子的三篇作品,在小林惠子的完美“信達(dá)雅”的翻譯下,非常契合現(xiàn)在日本年輕人的那種小資感覺。
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》更是一下成為了,青年男女互相表達(dá)愛意和傳遞情感的一種方式。
甚至于,連日本的那些海濱度假村的生意,也因為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》的發(fā)表,而一下爆漲了好幾倍。
小林惠子從父親公司的辦公室里走過,都能看到不少職員拿著這三本雜志在那膜拜瞻仰海子的作品,心里頓時就興起了一種莫名的自豪感來。
在她的這么一番助推之下,新派詩人海子及其作品,可以說是真正的火爆了整個日本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