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鎮(zhèn)江陵的劉備也將荊州諸事寫于書信,命人送往成都,告知諸葛亮。
……
建業(yè)。
南昌侯孫權最近心煩意亂,食不知味,睡不安寢。
總感覺有大事要發(fā)生,
覺得不是劉備來攻,就是曹丕來攻,或者曹丕和劉備一起來攻。
自與張昭鬧翻之后,沒了可以問計的可信之人,心事憋在心里無處可訴,令孫權愈發(fā)煩躁,隔三差五對著下人大發(fā)雷霆,宣泄心中惶恐不安。
直到得到解煩營傳來的“關羽率五萬大軍兵指陸口”的消息,孫權懸著的心,徹底總算放下來了。
起初,孫權并不以為意。
認為關羽雖猛,但荊州水軍不多,且陸口有兩萬東吳水軍駐守,守將朱然久經戰(zhàn)場,作風硬朗。并非泛泛之輩。
關羽想拿下陸口完全是天方夜譚。
事實也確如孫權所料。
關羽大軍兵至陸口,欲強攻城池,結果一上來就連戰(zhàn)連敗,損失了兩三千人馬后,局面僵持了下來。
而朱然的駐軍僅僅損失了不到一千人馬。
但孫權還沒來得及高興幾天,長沙,桂陽,零陵三郡接連丟失的消息就傳到了建業(yè)。
這一下,孫權終于坐不住了。
親率三萬大軍前往夏口,支援正面戰(zhàn)場。
至于丟失的荊州三郡,只能暫時放任不管,只命人謹守與三郡接壤的豫章郡。
………
關羽率軍與東吳開戰(zhàn),并奪下荊州東三郡,與朱然相持于陸口的消息傳到鄴城,已是建安二十五年的(220年)七月。
此時漢帝劉協(xié)已經被華歆連威脅帶辱罵加恐嚇,逼迫著連下兩道“禪位于魏王”的詔書。
戰(zhàn)事傳來,曹丕顧不上二次辭讓,連忙召集華歆與四大輔政大臣,商討計策。
待華歆與賈詡,司馬懿,陳群,曹洪五人奉命趕到魏王宮,曹丕已經背著手來回踱步了半個時辰。
“關羽起兵五萬伐吳,眾卿以為如何?”
華歆及四大輔政大臣剛到,曹丕就迫不及待問計。
孫劉開戰(zhàn),曹丕很想橫插一腳,搞出來點功績,為接下來的代漢稱帝之舉做鋪墊。
不然就三辭三讓,總覺得有點干巴。
稱王和稱帝,都是需要功績也作注腳的。
四大輔臣接過從前線傳來的情報,一一看罷,都是一臉沉思之狀。
華歆則是低眉垂目,擺出一副“勾心斗角才是我拿手好戲,參謀軍機非我所長”的神態(tài),在一旁當起了忠實聽眾。
曹丕自是知道華歆斤兩,壓根不會問計于后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