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客商介紹他說是自己的一個小兄弟,他們也不多問,對著他點一點頭,繼續(xù)各自交談寒暄。
楊思并不多言,默然聆聽他們談話。
得知這個是尚書府的二少爺,那個是鴻臚寺卿的嫡長孫,還有禮部侍郎的侄子、威遠將軍的表弟、潁州郡主的外甥,等等、等等,俱是有些身份。
最后一個到的是位著寶藍色織錦寬袍的男子,年齡稍大,有三四十歲,頭戴碧玉冠,腰懸明月佩,手執(zhí)象牙扇,貴氣逼人,他一出現(xiàn),屋內(nèi)眾人都起身致意,恭敬地喚他“三公子”,于是楊思知道,這位的身份怕是比在座其他人都要高出一截。
他落座在席面正中央,比請客的劉客商更重要的位置上。
劉客商喚來跑堂傳菜布菜,叫過婢女斟酒倒茶,宴席這才正式開始。
和這些人打起交道來,劉客商盡褪商人本色,只談風月,不提生意。
席間吟詩作對,行令飛花,不在話下。
又及誰最近作了新詞,誰又譜了好曲,也是無一不知,頭頭是道,仿佛洗盡銅臭之味,化作風流文人,與他們談笑自如。
一頓飯賓主盡歡,夜間散席時,他一路將“三公子”送到馬車邊,往懷內(nèi)掏了個錦盒出來,打開來奉到他面前,讓他“隨便留著賞玩”,“三公子”往盒內(nèi)看了,拿出那玉把件細瞧一瞧,笑道:“行,是個物件。
”言畢,自上車離去。
馬車漸行漸遠,劉客商向楊思道:“知道他是誰么。
”楊思搖頭說并未猜到。
劉客商與有榮焉似的,搖頭晃腦道:“確實難猜。
告訴你,他便是當今圣上的胞弟,排行第三的英王殿下。
”楊思倒吸一口涼氣。
這是真正的皇親國戚了。
萬萬沒想到,他這一趟竟能與此等人物同桌而食。
劉客商看他訝異,笑道:“也沒什么的。
這位殿下是個玩兒家,吃喝玩樂、音律歌舞、金玉字畫,他樣樣喜歡,見的人也多,是個最容易接觸的王爺。
”楊思默然點頭。
心里直疑惑,劉客商平日里請這樣的人物宴飲娛樂,不知要花費幾何,賺的錢當真能夠覆蓋開銷么。
豈料第二日,剛用過午餐沒多久,便有王府的仆從找到他們下榻的客棧來,向劉客商傳英王殿下的話,說是把件他很喜歡,便留下了,勞他費心惦念,贈予黃金百兩,以慰辛苦。
那一百兩黃金黃澄澄、金燦燦,貨真價實。
楊思看得傻眼,送出去的玉把件,正是關氏坊中出品,沒記錯的話,是老三鄭知秋所做。
雖則比之其他玉雕坊,他的手藝很算可以,但按坊中定價,也不過紋銀五十兩左右。
而劉客商這么一折騰,竟能夠得到黃金百兩!這樣看來,昨日那一頓飯的開銷,算得了什么?劉客商送走英王府仆人,波瀾不驚地將金錠收起來,見楊思震驚,笑瞇瞇道:“人家達官顯貴、皇親國戚,有講究,和他們做生意,就要這么著。
千萬別在他們面前提銀錢,俗。
”楊思頷首不止,牢牢記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