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續(xù)運行時間:300毫秒(較傳統(tǒng)風洞延長10倍)!
這一座jf-12激波風洞的建成,才是彭林和龍國有底氣研發(fā)殲-35隱身戰(zhàn)機的底氣所在!
“彭總師,這是用大壩富余電力構建的“脈沖式供電網絡”?!?/p>
“墨脫水電站的瞬間調峰能力,能讓風洞在01秒內獲得相當于整個藏區(qū)電網的電力!”
總工程師指著地下電纜溝解釋道。
彭林頷首,目光投向試驗艙。
艙內,一架殲-35全尺寸金屬模型正被機械臂吊裝至測試位,其機身覆蓋著稀土基吸波涂層,在氙燈下泛出幽藍光澤。
“什么時候開始測試?”
彭林望著由沈飛設計的殲-35機身氣動外形,并問道。
現(xiàn)如今殲-35的發(fā)動機以及其他很多設備都尚未研發(fā)完成,自然不能夠真正的飛行。
而風洞試驗,卻可以模擬殲-35在真實飛行環(huán)境中的氣流條件,幫助工程師解決隱身戰(zhàn)機在氣動布局設計和隱身性能優(yōu)化兩大關鍵領域的技術難題,同時兼顧飛行穩(wěn)定性、安全性和工程可行性!
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在風洞“吹”完了之后,那么沈飛在設計殲-35氣動外形和隱身布局上便如同開卷考試一般!
雖然不至于說擁有正確答案,但是卻可以知道什么是錯誤答案!
如此一來,只要堅持不懈,總會可以“吹”出完美的氣動外形和隱身布局!
這便是風洞的魅力所在!
所以一款強大的隱身戰(zhàn)機不僅考驗一個國家的航空工業(yè)人才和技術底蘊,更加考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!
沒有大型風洞就想設計隱身戰(zhàn)機,無異于癡人說夢!
彭林也是在龍國發(fā)展到如今的地步,幾乎崛起之后,才將殲-35隱身戰(zhàn)機項目立項!
“報告!”
“彭總師,一切隨時可以開始測試!”
沈飛總設計師在一旁向彭林匯報道。
“好!”
“那就開始吧!”
彭林默默點了點頭。
”5、4、3……”
隨著倒計時歸零,控制員猛地拍下紅色按鈕。
第一秒,墨脫水電站12號泄洪閘門突然關閉,截流的40萬立方米江水瞬間轉化為電能,通過超導電纜直輸風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