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平安人再無戰(zhàn)意,迅速指派一個大名殿后,旋即率軍撤離。
可是沒過多久,噩耗傳來。
負責(zé)殿后的大名被炸死了!
據(jù)說攻打大寨的踏白軍有很多。
也就是他跑得及時。
不然搞不好也要把命留在那里。
局勢轉(zhuǎn)變得太快了。
一個大名苦聲道:“咱們這要撤到那里去?”
松平安人模棱兩可道:“往南撤便是!另外,傳令諸軍,不可再與陳淮殘部為伍!若守不住,都往南撤!”
他們撤出會稽山后,蔡奉和呂三更奪得蘇州,趙安攻取杭州和紹興,然后分兵入山,和踏白軍一起從北向南,像趕蝗蟲一般驅(qū)趕倭寇。
由于成功離間了倭寇和陳淮殘部,他們驅(qū)趕的速度可一點兒都不慢。
刁莽和阮魚的速度更快。
阮魚已經(jīng)完成了對東南沿海的封鎖。
刁莽則是一路摧枯拉朽,都要打到八閩大地了。
只是接到趙安的密令后,他并沒有急著往南打,而是分兵入山,從南向北包抄。
山中只要是成股的倭寇,大都被踏白軍給盯死了。
在兩面夾擊之下,他們最終在八閩大地西北山區(qū)被堵死了。
此時的松平安人上天無路,下地?zé)o門。
而且其他大名都在突圍中戰(zhàn)死了。
然而他成功突圍了又如何?
還是地獄!
他著實沒有想到趙安會這么果決地讓大軍進山圍剿。
這本來注定是曠日持久的,對于倭國的將士們而言也是最有利的。
關(guān)鍵在于他在離間之前就派踏白軍進山搜尋和盯著他們了。
踏白軍既能追蹤,又能獵殺,對于他們而言太可怕了。
趙安再派兵協(xié)助,哪怕山多林茂,他們也難逃一死。
而且趙安從一開始就奔著能殺就殺,不能殺也要給徹底打散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