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,軍中將領(lǐng)議事。
蒙恬就說:“魏人自從遷都大梁,數(shù)代人盡皆花費大力修建大梁城防。此處臣之前留意過,城外一切障礙盡皆鏟平,無遮擋之物,亦無攀附城池之物,使得攻城時毫無憑借?!?/p>
他說著,就拿了大梁的輿圖:“而且,大梁城墻乃是懸板夯造……”懸板夯造的意思是,城墻幾乎直上直下,沒有任何緩坡!因為城墻高,為了使其堅固,
而大梁城選用懸板夯造,墻內(nèi)墻外盡皆垂直,人壓根無法攀爬。
“城墻上有女墻,角樓……”
女墻乃是城墻上鋸齒一樣的那個造型,豁口可攻,一閃有墻可擋。
角樓有瞭望與防御之用。
蒙恬說:“我家祖父說,諸國都城,最堅固者,非大梁莫屬?!?/p>
他說著,就指了指另一邊:“此乃渡口,何時拿下?!?/p>
最初的計劃是切斷渡口,因北方水系發(fā)達,秦有水師之利。她原本是打算暫時切斷大梁與外界的聯(lián)系。
可現(xiàn)在,她不打算這么干了。
桐桐沉吟了一瞬,問蒙恬:“而今已是深秋,魏王征調(diào)魏國男丁數(shù)十萬,幾乎成丁男人盡皆在大梁城,而其他地方早已放棄戍守,可對?”
對!
“魏國人心惶惶,一路行來,秋糧未種。”
???
“地荒了,這不好。”桐桐就道:“大梁方圓數(shù)十里內(nèi),凡是未種秋糧之耕地,復(fù)耕?!?/p>
???
“魏王棄民而封城,此與大秦有甚關(guān)系?我王見不得黎庶遭難,故而派我等前來,助黎庶復(fù)耕,莫誤農(nóng)時,何錯之有?”
桐桐說著就看其他人:“大梁強弩射三百步,我秦軍駐守于三百步之外,劃好邊界線,絕不逾矩半步。下令,過此線者,軍法論處?!?/p>
蒙恬:“……”他只能問:“渡口尚有魏國駐軍三千人,張耳領(lǐng)兵?!?/p>
“魏國駐兵,那便是魏國之地,將渡口團團圍住,只圍不攻。封鎖道路,河面。渡口內(nèi)為魏國屬地,渡口之外,魏所棄,不屬魏國,我秦駐兵,便為秦地。”
諾!
魏王率朝臣站于城墻之上眺望,可看見秦軍井然有序,卻未曾見攻城之意。
“這是何意?”
不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