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,他得去做比守陵更有意義的事情。
“我不欲守七七之期,你們回宮復命吧。”
禁軍:……
高人行事,都是這么隨心所欲嗎?
然,遵陛下旨意,他們在此護衛(wèi),一切以秦老道長的意愿為上。
“恭送道長?!?/p>
秦老道長向山下走去,甚至比這支禁軍還早一步踏入宮門。
華宜殿。
秦老道長捧著溫熱的茶盞,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清癯的面容。
輕啜兩口,暖流自唇齒、喉間緩緩而下,驅散了浸透骨髓的寒意。
“陛下,老道今日前來,是要告知陛下,老道準備造反。”
殿內金獸吐出的沉香驟然一滯。
元和帝執(zhí)筆的右手懸在半空,一滴朱砂墨汁墜落在攤開的奏疏上。
聽著殿外簌簌響起的風雪聲,有那么一瞬間他懷疑幻聽了。
“造反?”
這倒是稀奇了。
天下哪有這般造反的?還未起事,倒先來稟報皇帝了!
“老道長莫不是在說什么胡話?”元和帝擱下朱筆,蹙眉問道。
眉眼間不見帝王威儀被冒犯的不悅,而是純粹的疑惑。
秦老道長搖搖頭:“陛下,老道絕非戲言。”
“今日踏出宮門之后,老道便要改頭換面做亂臣賊子,會以貞隆帝中宮嫡子的身份,振臂一呼,廣納賢士,招兵買馬,高舉反旗?!?/p>
元和帝心中怪異感更甚。
這叫哪門子造反?
“老道長若是有覬覦皇位、再起兵戈之心,三十年前的那場叛亂,便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備的最佳良機?!?/p>
“彼時,道長正值春秋鼎盛之年,秦氏宗親更是屢加蠱惑。然道巋然不動,不曾有半分動搖,如今……”
“老道長,朕豈會疑你有謀逆作亂之心?”
秦老道長頗為冒犯地注視著元和帝,心下暗自感慨。誰能想到,當年打得北胡聞風喪膽、俯首稱臣的表哥與那位算無遺策、殺伐果斷的表嫂,竟能教養(yǎng)出這般仁厚寬和、溫潤如玉的兒子。
寬仁少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