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遲看到本該在羨王府的姜心棠,出現(xiàn)在馬車上,微沉了臉。
直到馬車到了百官旁邊停下,他才沉著聲音問:“母親這是做什么?”
長公主抬頭與宮階上的兒子四目相對,“你舅舅在哪?”
站在蕭遲身后側,著鎧甲、腰帶佩劍的嚴蒙,用洪亮的聲音替蕭遲回答,“長公主殿下,太上皇昨夜遇刺,受了驚嚇,病情加重,無法再理朝政,已經退位移居黎清宮?!?/p>
長公主當即命人掉轉方向,去黎清宮。
姜心棠坐在馬車上,扭頭望向幾十宮階上的蕭遲。
她與長公主的侍女坐在一起,看似侍女怕姜心棠坐不穩(wěn)馬車摔倒扶著她,但蕭遲銳眼一掃,就知侍女實則是握著一把匕首,抵在姜心棠后腰。
此時,抵在姜心棠后腰的匕首,抵得更緊。
侍女在警告姜心棠:老實點,別妄想讓王爺救你!
姜心棠怕被人看出她與蕭遲之間不該有的情愫,只望了蕭遲兩眼,便收回視線。
馬車帶著姜心棠快速遠去。
蕭遲低聲吩咐嚴蒙,“跟去,確保姑娘安全?!?/p>
嚴蒙領命,從一側宮階快速而下,帶人跟著長公主的車駕去黎清宮。
這個插曲一過,詔書在百官中傳了一遍后,由啟公公捧著,躬身沿著宮階徐徐而上,送到蕭遲手中。
蕭遲問:“可有人還有異議?”
百官靜默。
安王不服,卻一時說不出什么。
朝臣現(xiàn)在一半以上是蕭遲的人。
三大輔臣,除了蕭國公,另外兩位宮變時被殺,朝中能與蕭家抗衡的重臣已經沒有了。
皇室宗親方面,信老王爺極能說得上話。
信老王爺如今還站蕭遲這邊。
所以無論朝臣,還是皇室宗親,只要皇位是傳給皇子,便不會有人反對,安王那點聲浪,掀起不了任何作用。
詔書無人敢再質疑后,蕭遲命禮部和宗正寺著手準備新帝登基事宜,欽天監(jiān)擇選新帝登基日期。
下完命令,百官未散,蕭遲就先離開朝殿,去黎清宮。
羨王跟去,走到半途猶豫開口,“是我疏忽,沒管束好姑母的人,讓她們偷跑出去向姑母通風報信,姜姑娘才會被帶入宮?!?/p>
蕭遲回頭看他。
沉默須臾,吐出一句,“羨王未免太心急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