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物品:青銅爵杯(仿品)】
【材質(zhì):商周時期青銅(廢料回爐重鑄)】
【工藝:現(xiàn)代失蠟法鑄造,后期手動修整范線,化學藥劑與天然埋藏混合做銹】
【年代:現(xiàn)代】
【價值:3萬-5萬人民幣】
【備注:老料新工的典型代表,仿制水平極高,對常規(guī)鑒定手段具備極強的欺騙性?!?/p>
果然是坑。
張泉的眼底深處,閃過一絲冷冽。
他的透視能力穿透了表層的綠銹,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。
銅質(zhì)是老的,沒錯。
那些金屬分子中沉淀的歲月痕跡,做不了假。
但這就像用明清的老木料,去做了一件現(xiàn)代的仿古家具,木頭是真的,東西是假的。
器型,不對勁。
爵杯的流口和尾部翹起的角度,與典型的商周制式有細微的偏差,少了一分那個時代的雄渾與古拙,多了一絲現(xiàn)代審美的流暢。
外行人看不出,但只要是真東西看多了,就能感覺到那股子別扭勁兒。
最致命的,是內(nèi)壁。
張泉的視線仿佛鉆進了爵杯的內(nèi)部,看到了鑄造時留下的范線。
商周時期的范鑄法,范線粗獷而自然。
可眼前的這件,范線邊緣有極其細微的、呈規(guī)律性方向的打磨痕跡。
那是現(xiàn)代高速打磨工具留下的鐵證!
還有銹色。
大部分的綠銹、藍銹是自然生成的,但關(guān)鍵部位,比如紋飾的凹陷處、三足的根部,有一些顏色略顯浮夸的銹塊,那是用膠水和礦物顏料粘上去的!
好手段。
真是好手段。
孫家,為了給他下套,還真是下了血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