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建成在上司死后,通過自己的渠道和南朝暗中接上了聯(lián)絡(luò),故而才打算在歸南之前,殺掉齊朝派去的將領(lǐng)以作為投誠的功績,可惜沒能成事。他知曉刺殺未成,便已攜家眷部曲等人逃回南邊,還因此得到了加官和封賞。
但他的叛逃并不影響大局,如今淮北地域已經(jīng)歸入齊朝版圖,包括謝青行升任殿中尚書,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此戰(zhàn)的成果。
傅苒知道這些,自然是因為謝青行不是那種死板的人,即使對于朝事,只要她想了解且無需避諱的,他都會知無不言。
“好吧……”她點頭表示理解了。
雖然突然,但皇帝親征這樣的國家大事又不是想不去就能不去的。
不過傅苒有點疑惑:“我這些天怎么都沒聽劉夫人和晞容說起過這件事?謝公子,你跟她們說過要走了嗎?”
謝青行似乎并沒有在意這個問題:“阿爹早就知道,母親……應(yīng)該也從他那里聽說了。晞容還小,有二郎和三郎陪著就夠了,應(yīng)該不會太注意我離開的事,用不著特意去說?!?/p>
“不是,等等等等,”傅苒詫異地眨了眨眼,“所以你出征之前都不需要特意和家人道別的?”
她忽然感覺謝家人對此的反應(yīng)簡直是平靜得異乎尋常,就好像謝青行不是要出征很久,風餐露宿,有受傷的可能,而是平平常常地出門旅游幾天一樣。
可能是家庭習慣吧,她這么想著:“算了,不告別也沒什么,那他們準備哪天去送你?”
謝青行卻被她問得一怔,仿佛聽到了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提議,不由失笑道:“出征是軍中常事,這回只是南巡,又不緊要,何必特意相送,何況往常便沒有過?!?/p>
“……當然很緊要了。”
傅苒終于發(fā)現(xiàn),男主這也太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了。
像她每次離開家去學校上學,哪怕學校就在本地,每周末都可以回家,外公外婆還是會依依不舍地送她到車站,一步三回頭。而且上學又沒有什么危險,跟打仗根本比不了。
雖然謝青行有主角光環(huán),沒意外肯定會活到結(jié)局,但過程中的辛苦和危險也不能忽視嘛。
她只好自覺地做好了充當送行人的準備:“那你們從哪里離開,我到時候去送你吧?”
八月之初,大軍開拔的地點,在洛陽城的東郊。
所謂“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”,按照慣例,御駕親征之前皇帝要在這里親自進行祭祀,上稟神明,以保佑出征順利,并舉辦一場大宴來餞別將出發(fā)的軍士,所以傅苒也準備在這里送謝青行離開。
她本來還想著拉上謝晞容,只是想想覺得謝青行說的也對。不特意說出來,以謝晞容的心大,沒準根本不會意識到長兄的離開,告訴了反而徒增煩惱。
但轅門外左等右等都沒見人出來,傅苒跳下牛車,正想走近點看看,斜下里卻忽然橫出一只手臂攔住了她:“軍中之地,不得擅闖?!?/p>
她一下子頓住,確定自己沒看錯:“殿下,你怎么也在?”
“皇兄行前祭禮,我當然需要出席。”
晏絕好像因為她這種撞見麻煩般的態(tài)度不大愉快:“倒是傅姑娘,你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在這兒?”
傅苒坦然道:“我來送送謝公子呀?!?/p>
“呵。”少年露出一絲冷冷的笑容,“謝侍中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,又不是
其實吧,祈福是假,盯住男二跟女主的進展是真。
因為原著前期,蕭徵和蘇瓊月除了少數(shù)幾次宮中偶遇以外,大多的彼此了解和感情進展都發(fā)生在永寧寺,再加上現(xiàn)在謝青行還不在京中,這么關(guān)鍵的空窗期她怎么能放任。
但過完中秋,傅苒還沒等收拾好東西去寺里找蘇瓊月,中途先接到了一份請?zhí)?/p>
帖子的來源倒不是很意外,是和她有過幾面之緣的崔鴦,只是內(nèi)容比較出人意料,崔鴦居然請她一起去郊外爬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