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縝看眼佟穗,問:“敢問令尊遺愿是?”
陶進(jìn)嘆息一聲:“二位稍等,我去去就來?!?/p>
他走了,蕭縝低聲對佟穗道:“三弟妹連家里人都見得少,想必更不愿意見外人,不如先瞞下?!?/p>
佟穗明白。
稍頃,陶進(jìn)回來了,手里捧著一個深色的畫匣。
而他沉痛的表情,差點讓佟穗誤會他捧著的是他亡父的骨灰。
陶進(jìn)將畫匣放在柜臺上,打開,取出一幅卷起來的畫軸,再珍之重之地展開在旁邊的柜臺上。
佟穗隨著蕭縝低頭看去,最先看見的竟是一道道裂痕,叫人暫且忽略了畫的內(nèi)容。
陶進(jìn)小心翼翼地觸碰此畫一處完整的部分,聲音悲痛地為兩人解釋:
“家父是名舉人,年輕時進(jìn)京赴考屢試不第,后徹底死了入仕之心,醉心丹青?!?/p>
“家父曾言,他天分不高,畫了二十多年,只一幅《撲蝶》或可傳世,為其揚(yáng)名?!?/p>
“為此,家父對這幅《撲蝶》愛若性命,平時藏于匣中,只在雅客登門時才取出展示?!?/p>
“六年前縣城第一次被破,敵兵沖入城內(nèi)作亂,搶到我家里時,家父不顧金銀只沖進(jìn)書房護(hù)著這幅畫,偏他越是如此,敵兵越以為匣子里面藏的是貴重之物,他們先是用刀廢了家父的雙手,打開匣子發(fā)現(xiàn)只有一幅畫,惱羞成怒將這畫撕得四分五裂。”
“敵兵退后,家父雖然保住了一條命,卻因此畫被毀,而雙手被廢的他再也不可能畫出堪比此畫之圖,心灰意懶不久便撒手人寰。
臨走之前,他留下遺愿,讓我尋找名師重新臨摹此畫,令其可完完整整地傳于后世。”
隨著陶進(jìn)的敘說,佟穗也在細(xì)細(xì)打量這幅“撲蝶”
。
上面畫著一位探身撲蝶的小姐、一個翹首看著的丫鬟、一簇牡丹花叢以及一只落在花蕊上的彩蝶。
佟穗并不懂賞花之道,可她分得出好看、難看。
此圖里面的人、花、蝶全部栩栩如生,她甚至能看出小姐自信能成功撲蝶而微笑上揚(yáng)的唇角,看出丫鬟眼中的緊張與期待,看出這朵牡丹被艷陽曬得有些發(fā)蔫,看出那只蝴蝶已經(jīng)察覺了危險即將振翅飛離。
蕭縝看著貫穿其中沾合而成的裂縫,道:“此圖毀了,確實可惜。”
陶進(jìn)再次行禮:“懇請二位看在家父的情面上,為我引薦那位高人?!?/p>
蕭縝:“引薦實在不便,陶掌柜若信得過我,我可將此圖帶去給她,今日日落之前必當(dāng)給你一個答復(fù)?!?/p>
陶進(jìn)大喜過望:“如此也好,如此也好,此圖損成這樣,流到外面無異于一張廢紙,我自然信得過二位?!?/p>
說完,陶進(jìn)又去了一次后宅,返回后將一只畫箱交給二人:“這箱子里有畫筆、顏料、畫紙各一套,如果高人不愿浪費(fèi)心力臨摹家父拙作或是力有不逮,此箱便算我為這緣分贈與高人的一份薄禮,倘若高人能助我完成家父遺愿,拿到畫后,我另有謝禮奉上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