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人首推李大人坐主位,其他人相互謙讓,亂哄哄好一陣才坐了下來,
巴桑沒有上桌,因李大人坐在主位后,縣衙師爺坐在他的身邊,桌上的位子就不夠了。
劉子超掃了一眼巴桑,沒有說什么,的確沒有位子了。
巴??戳艘谎劾畲笕?,見他隨身配帶著官印,明白大安朝在官印保管上和秦漢魏晉時期相同。
歷史上,比較完備的官印制度,大約形成于秦代,
上至丞相太尉,下到郡守縣令,由皇帝正式授予官印,
同時配發(fā)穿在印紐上的絲帶,叫作“綬”,以便讓配印之人能隨時隨地佩戴在身上。
官印的保管方式,在秦漢魏晉時期,
官印都是由官員們各自隨身佩戴,一般都是寸步不離。
唐代起,官印成為機關公章,保管在官府,由專人負責看守。
不管哪朝哪代,何種保管官印方式,對于官印的丟失,歷代朝廷都會嚴厲追責,
首先追究官員和專職保管人員的責任,一般有降職罷官的嚴厲處分,嚴重的殺頭都有可能。
里正站起來,“李大人今天光臨,令寒舍蓬蓽生輝,草民榮幸之至!敬您一杯!”
說完話,把酒一口喝干。
卻見李知縣并沒有喝,慢悠悠站起來,雙手抱拳,對著京師方向一躬,
“皇上任命下官執(zhí)掌一縣,自當恪盡職守,
今有人報案,在土地廟門口發(fā)現(xiàn)三具尸體,顯然是被人殺害而死,
令人氣憤的是,朗朗乾坤下,居然把被害者暴尸荒野,而兇手逍遙法外,
故本縣親自帶人查案,已經鎖定兇手了”
眾人聽了這話,無不驚愕,
在座眾人都知道徐大人孫子昨晚被偷盜,是劉子超救下來的,
那三具尸體自然是賊人,劉子超是英雄??!
這么簡單的案子,李知縣隨便一問就能知道,為什么有如此一說?
里正趕緊解釋,
“稟告李大人,昨天晚上徐大人孫子被兩個賊人搶走,
是劉捕頭親自出手救下的,打斗之間,劉捕頭殺掉三個賊人,他是英雄啊!”
徐光謙也站起來說情況就是這樣,其他人一起附和,表示愿意作證。
卻聽李知縣冷笑一聲,指著劉子超大罵:
“劉捕頭,你曾經在公門中干過,應該懂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