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殿下可令戶部,以‘體恤藩屬,共抗災年’之名,大開我奉國糧倉,向百濟平價傾銷糧食、布匹、鹽鐵等一切民生必需之物?!?/p>
“價格,就定在比百濟本地市價低三成。”
陳規(guī)眼睛一亮,試探地問道:“低價傾銷,霍大人是要擠垮他們的本地商賈和官倉?”
“正是!”霍端孝含笑點頭,“我奉國地大物博,物產(chǎn)豐饒,更有紅薯、玉米等高產(chǎn)新糧?!?/p>
“傾銷之大量便宜商品,讓百濟的農(nóng)人、小販、乃至地方小吏,都爭相購買我奉國之物?!?/p>
“百濟本土的糧商、布商、鐵匠,不出一月必然會被擠兌得關門大吉?!?/p>
“其官倉所收之稅糧布帛,亦將因價高無人問津,堆積如山,反成累贅?!?/p>
他嘴角勾起一絲冷意:“屆時,百濟民間商業(yè)與農(nóng)業(yè)流通,將被徹底沖垮,其財權也就名存實亡?!?/p>
一旁的陳規(guī)皺眉道:“可是那百濟王室還有稅收之權,平價賣給百濟百姓的東西,再被其以稅收之名收走,豈不是資敵?”
霍端孝笑著搖頭:“百濟王沒有兵權,即便讓他拿走錢糧又如何,他若真如此,反而會失了民心?!?/p>
李徹靜靜思考著,只覺得此計甚妙。
說到底,錢這東西不過是紙張、廢鐵,只有在政府擁有足夠的信譽時才有效果。
而將奉國用不完的物資低價賣給百濟,既解決了奉國存糧過剩的問題,又使得百濟更加依賴奉國。
“那第二策呢?”李徹追問道。
“第二策乃是引水灌渠,亂其任官之序?!?/p>
霍端孝拿起代表官權的另一個茶杯:“百濟官僚體系盤根錯節(jié),多出自舊貴豪強,此輩最重實利?!?/p>
“殿下可令戶部牽頭,在百濟全境推行‘奉國錢莊’與‘奉國官票’?!?/p>
“其一,在百濟各地廣設錢莊,以‘便利商賈,惠及民生’為由,允許百濟官員、士紳、富戶,以其田產(chǎn)、商鋪、宅邸為抵押,借貸我奉國銀兩?!?/p>
“至于利息嘛?!被舳诵⑽⑽⒁恍?,“就定個讓他們覺得略有壓力,但尚可承受之數(shù)?!?/p>
百濟連年戰(zhàn)亂,如今除了金字塔尖的那些豪族,普通的貴族手中都沒什么錢了。
這些貴族雖然無錢,但依然好面子,一定愿意借貸充當門面。
用微不足道的銀錢,換百濟國中實產(chǎn),這是穩(wěn)賺不虧的買賣。
李徹微微頷首:“繼續(xù)說?!?/p>
“其二,由錢莊發(fā)行官票,此票可在各處錢莊直接兌換銀兩,亦可在我奉國商賈處購買一切貨物,甚至繳納賦稅?!?/p>
楊忠嗣聽得有些糊涂:“霍大人,這與亂其官序有何關聯(lián)?”
一旁的王崇簡眼中精光一閃:“關聯(lián)大了!”
“楊帥試想,當百濟的官員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手中的俸祿是隨時可能貶值的新羅銅錢,而我奉國的官票卻是硬通貨,能買到更好的東西,甚至能用來繳稅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