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那一天起,她不再只是“江啟年的妹妹”,更是“小班的江示舟小朋友”。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意識到妹妹不再是洋娃娃的后續(xù),就是發(fā)現(xiàn)她n本就是個惡o。
在幼兒園里學(xué)會搶玩ju的小孩簡直不是一般地霸dao,動不動就要搶我的零shi,搶我的壓歲錢,甚至連我的書和作業(yè)都要搶過來看,還不準(zhǔn)我跟別的小孩玩。我稍微一生氣,她就立a搶先開始哭。再加上媽媽那簡直令人發(fā)指的偏心,我真的幾度很想把我妹妹直接扔chu家門。
也多虧了這個惡o,在她反復(fù)的污蔑捶打xia,我的敘事表達(dá)能力竟得到極大提gao。但很快我發(fā)現(xiàn)這并沒有什么用,因為不guan事實如何,媽媽作chu的最后判決總是:
“她是你妹妹,你就讓著她一dian?!?/p>
很久以后,我才意識到:以往我只關(guān)注到媽媽偏心妹妹,卻沒留意過父親那從未落在妹妹shen上的目光。
因為,妹妹是“不會長chu小雞雞的”。
隨著我們倆長大,好消息是,這種幼稚的爭搶打鬧也日漸式微了;壞消息是,她換了一種方式較勁:學(xué)習(xí)。與此同時,我們之間的互動也跌到了前所未有的谷底。
這確實是一個絕佳的策略,因為自上學(xué)以來,她
希望(上)(江啟年視角)
的成績就一直拔尖到令父親都不得不在意的地步。
“啟年啊,你是男孩子,怎么連你妹都考不過?”
因為智商本來就跟性別無關(guān)啊。
沒辦法,你女兒天生就是比你兒子更聰明。
如果是長大后的我,應(yīng)該會把我領(lǐng)悟的這個事實這樣告訴他。
可惜,今后他大概是沒機(jī)會聽到了。
高年級通常比低年級放學(xué)晚一些,我上初中以后更是如此。因為媽媽的吩咐,我還是得每天去妹妹的班上接她。令人省心的是,她總是會待在教室里安靜專注地寫習(xí)題,直到我到她班門口喊她的全名。
不過,見了面我們幾乎不怎么說話,有時候甚至連招呼也不打――或者說不知道怎么打。想來她多半開始嫌“哥哥”叫起來太嗲。相應(yīng)地,我也很難再像以前那樣,自然地叫出“舟舟”、“小舟”或者“妹妹”這樣親昵的稱呼。
盡管如此,為了示好,每次來接她之前,我都會去買些她喜歡的飲料或小零食。雖然總是一臉冷漠,她最終還是會接過,同時用幾乎聽不見的音量和速度說一句“謝謝”。
這么別扭的性格,在學(xué)校真的會有朋友嗎?我時常暗想。
有一天,我給她帶了板巧。這次她卻沒有第一時間接過,也沒說話,只是捂著腮,神色古怪地?fù)u了搖頭。
當(dāng)時我剛好處在青香期身高猛漲的階段,已經(jīng)比她高出一個頭了,跟她面對面說話得俯下身。
“你牙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