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陳年也不光是在拾人牙慧,在他獨立掌廚的
麻婆豆腐(終)
心想著自己以前在店里的時候,也沒有太壓榨薛師傅啊?
不過時常能聽到薛師傅的消息還是挺讓人值得開心的,每次寫回信的時候,老板娘寫完還會給陳年看看,讓他給潤色潤色。
像極了過年給親戚們發(fā)微信問候,但又不知道怎么說,在對話框編輯好消息后非要陳年看看的親媽。
不知不覺三年過去。
賣牛肉的老李的小兒子也娶了媳婦,只不過老李還是每天雷打不動的出攤賣肉。
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輩子做一件事情都習(xí)慣了。
休息下來心里總是空空的。
就在陳年主廚的第五個年頭,店里又找了一個服務(wù)員,陳年叫她鄧大姐。
但也就是在這一年,薛師傅回來了。
當(dāng)時正好是中午,薛師傅進門之后放下東西就朝著后廚走去。
原本不善言辭的薛師傅這一次看起來有點高興,嘴上的話也就多了,一邊拉著到門口迎接他的陳年往后走,一邊說著:“我在部隊又把麻婆豆腐改良了一下,加豆群醬,那還是部隊那些小子給我提的意見”
薛師傅說的正起勁,聲音忽然戛然而止。
因為他的視線剛好看到灶臺之上,一個搪瓷盆里面,切好的豆群醬蓋著紅油正靜靜地看著他。
“你啥時候用的豆群醬?”
“大概,三年前”
薛師傅先是長達(dá)五秒的沉默。
隨后氣的直跺腳,嘴里一個勁的用方言罵著:“媽賣批,這幫兔崽子,從你這吃了回去給我提議,還不說跟你這知道的,仙人板板的,氣死老子了!”
但很快陳年發(fā)現(xiàn),當(dāng)薛師傅開始用z縣豆群之后,自己炒出來的麻婆豆腐居然還是比不上對方!
這時薛師傅才扳回一城。
姜還是老的辣!
在之后的事情,便是二人在廚房之內(nèi)繼續(xù)叮叮當(dāng)當(dāng)。
60年代,陳麻婆豆腐店搬到了西玉龍街,名字也改成了文勝飯鋪,其中寓意不便多說,性質(zhì)也變成了公私合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