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珣此時抬眼,正見今年擺在攤上的是個影燈,正對著墨珣的那面繪有花鳥、山川……稍稍一偏頭,入目的卻又是亭臺樓閣。隨后,墨珣的視線才落在了懸在影燈下頭的燈謎上。
此燈的謎面為“黃絹幼婦,外孫齏臼”,并且就在墨珣站立于攤前的這一段時間里,影燈竟自己緩緩地轉(zhuǎn)動起來。
墨珣的注意力被宮燈吸引,雖然心中正思考著謎面,但嘴上卻是脫口而出,“走馬燈?”
“正是?!睌傊黝h首,隨手指著宮燈道:“可瞧出這燈上所繪何物?”
周遭圍觀的人一聽,忙仔細(xì)打量起這宮燈來。他們已經(jīng)習(xí)慣了宮燈一擺上來先看謎面,以至于沒注意這燈上到底畫了什么。
墨珣被攤主這么一問,便也仔細(xì)端詳起這宮燈來。等到走馬燈的每個面都在他面前過了一遍之后,墨珣才從一個個的畫面上判斷出這走馬燈的主題。“可是《九歌·湘夫人》?”
“不錯,確是《湘夫人》。”攤主顯然對于墨珣能夠說出答案并不詫異,只是略微笑了一下之后,便開口道:“如此一來,謎底可有解?”
墨珣聽到攤主這么問,眉頭立刻細(xì)微地皺了一下。
如此一來?
在一旁的人也都聽出了攤主的意思,無非就是謎底與《湘夫人》有關(guān)了。他們原先還擔(dān)心墨珣一來,恐怕立刻就會把宮燈猜走,卻沒想到他非但沒有直接解出答案,反而同攤主聊了起來。甚至在兩人的對話中,還讓大家獲得了一定的提示。此時大家也都不在去管墨珣,只紛紛冥思苦想起來。
“黃絹幼婦,外孫齏臼”同屈原的《湘夫人》并沒有絲毫干系吧?
墨珣抬眼看了攤主一眼,見他臉色不改,仍是笑掛嘴邊。
攤主見墨珣看了過來,反而笑意更甚。
“罾何為兮木上?!?/p>
“聞佳人兮召予。”
……
墨珣聽著周圍一眾文人開始誦讀起《湘夫人》來,一時竟也不知該露出怎樣的神情。反觀攤主,面上倒是一派自若,絲毫沒有誤導(dǎo)別人的愧疚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