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是生了病,病死的,那大周發(fā)兵就是師出無名;可要是被虐殺而死,那大周為五翁主討回一個公道就是名正言順的了。
越國公剛要反駁,卻怎么都發(fā)不出聲。
因為他心中已經(jīng)相信了墨珣的說法,此時無論再怎么說出反駁的話,都顯得十分蒼白無力。
依著宣和帝的品性,親生兒子都能當成假的殺死,更別提本來就是假的的那個了……恐怕是得怎么能激起民憤怎么來了。
要怎么操作,宣和帝應是早就已經(jīng)擬定好了章程。
越國公此時想了想,不禁有些寒心。若是真的五翁主并沒有成功逃離,而是就嫁到了雅礱,那么現(xiàn)在要被虐殺的恐怕就是宣和帝的親兒子了。
宣和帝對親子尚且這般殘忍,就更別提待別人了。
越國公原先對墨珣說宣和帝以活人煉丹的事還持將信將疑的態(tài)度,畢竟連墨珣尚且沒有親眼所見,要越國公就此相信也有些難。更何況,越國公還沒法進宮求證……但眼下,卻是不得不信了。
“那……”越國公剛想問上一句“怎么辦”,話到嘴邊,卻是忽然意識到,自己竟是不知從何時起,事事需與墨珣商議、聽取墨珣的意見了。
一開始,他只是想將朝堂的事說與墨珣聽,好讓墨珣能了解一下朝廷之中的事。畢竟他年事已高,恐不久便要致仕。
而別的官宦人家,就算祖父退了,那也有父親在前面頂著,要不還有叔叔、伯伯、舅舅,或者其他的同僚幫襯著,但墨珣……雖說倫沄岳也在朝為官,但沒點人脈恐怕日后也就只能到這個地步了。
說到底,越國公還是不放心墨珣的。
現(xiàn)在看來,墨珣竟是逐漸長成了越國公府里的頂梁柱了。
如此甚好,越國公甚是欣慰。
墨珣將越國公的言外之意聽了出來,抿嘴一笑,而后才開口道:“既是皇上早早便已謀劃好的事,朝臣們的反對怕是沒什么用的?!?/p>
宣和帝苦心布局多年,如果不讓他打一仗,他又怎么會愿意善罷甘休呢?
“難道皇上已經(jīng)私底下指定好了用兵計劃?”
越國公心知墨珣說的是實情,宣和帝這個人就是這樣的。
之前,宣和帝準備做出一些決策,在朝堂上提出來,讓朝臣們各自抒發(fā)見解。若是朝臣們支持倒也罷了,可要是反對聲大于支持聲,宣和帝權(quán)衡了之后,雖是順著朝臣們的話應下了,卻轉(zhuǎn)而又會提出另一個安排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