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寸山河一寸血!”
墨跡淋漓,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悲壯。
街角,幾個穿著學(xué)生裝、臂纏“救亡圖存”袖章的年輕人,正站在簡陋的募捐箱后,聲嘶力竭地呼喊著,向路過的行人募集款項和物資。
“這位先生,請為正在流血的大夏軍人們捐一個大洋吧!”
“大夏是我們每一個大夏百姓的大夏,只要人人都出一份力,這個國就不會亡!小鬼子的野心就不會得逞!”
他們的聲音帶著青春的激昂,卻也難掩眼底深處的憂慮。
一些穿著體面的市民默默將鈔票或銅元投入箱中,更多衣衫襤褸的苦力或小販,則掏出幾個捂得發(fā)燙的銅板,塞進(jìn)學(xué)生手中的捐款箱里,換來一個感激的鞠躬。
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街道另一側(cè)。
拖家?guī)Э?、肩挑背扛的人群,正惶惶不安地向西北方向涌去?/p>
第017章返回華界,逼近的戰(zhàn)火,急需防空武器
推著獨輪車的,拉著板車的,抱著啼哭嬰兒的婦人,攙扶著白發(fā)老人的青年……
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恐懼和茫然,匯成一支沉重的逃難隊伍。
那是?
前世作為優(yōu)秀軍人,記憶地圖自然是個熟練技能。
方默腦海中瞬間浮現(xiàn)出他之前記下的清晰的滬上地圖——西北方向,那是滬上火車站的方向。
“火車站…擠不上去的吧…”人群中,一個老婦人喃喃自語,聲音淹沒在嘈雜的人聲中。
“能走就走,總比留在這里被鬼子飛機炸死強?!迸赃呌腥说吐暬貞?yīng)。
方默的心沉了下去。
他抬頭望向灰蒙蒙的天空,仿佛已經(jīng)聽到了鬼子轟炸機那刺耳的俯沖呼嘯聲。
他知道,歷史上,八一三開戰(zhàn)后,滬上火車站及周邊道路,成為了人間地獄。
急于逃難的人群擁擠踩踏,頭頂是鬼子戰(zhàn)機肆無忌憚的俯沖掃射和投彈,死傷枕籍,慘不忍睹!
“還有那些工廠、企業(yè)…搬遷完了嗎?”方默眉頭緊鎖。
他記得,國府確實在戰(zhàn)前組織過滬上部分重要工廠的內(nèi)遷,但進(jìn)度緩慢,阻力重重。
那些龐大的機器、珍貴的原料、熟練的工人,想在戰(zhàn)火燃起前全部撤走,談何容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