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永康黑著臉目送如街痞子一般的冷卉離開,煩躁的擼了一把頭發(fā),在外面抽了根煙才進車間繼續(xù)工作。
冷卉騎著自行車出城,拐進了一條鄉(xiāng)村土路,路寬大概不到二米,只是簡單的把泥土平整了,常年有人通過,土路踩得很硬實。
只是高低不平,騎自行車有點顛簸。
大概走了有十幾里地,在一處山林中停了下來。
這條土路平時雖然很難見到人,但自行車放在路邊也不安全,最后,趁著沒人把自行車收進了空間。
其實冷卉的空間里有幾輛自行車,只是那是后世的變速自行車,不符合這個年代,不便拿出來騎。
進入山林,冷卉從空間找了一把砍刀出來,路上遇到枯樹她會砍成一段一段收進空間。
說的好聽,她們是住在城里,其實有時物資方面還沒有農(nóng)村豐富。
有時碰到松針多的地方,她還會收集一些地上的松針,拿回去以后可用于引火。
春風(fēng)吹透了山林,林間潮濕,各處開了不少不知名的小花,行走其間,腐葉和草木清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,聞著很讓人上癮。
冷卉想,這大概就是大自然正常的味道吧。
在家時,一塊煤一根柴火都彌足珍貴,在這山林里卻隨處可見。
撿了一小堆柴火,如果燒得是柴火灶,大概有半個月的量,冷卉才發(fā)現(xiàn)有竹子的蹤影。
山林和竹林交界的地方,冷卉發(fā)現(xiàn)從地下長出來的竹筍特別大一根,而且,她還發(fā)現(xiàn)有蕨菜。
三月底四月初,正是竹筍和蕨菜冒頭的時候,但凡看到的都薅進空間。
鉆進竹林,里面的竹筍更多,大多是剛冒芽沒兩天的筍子,正是最嫩最鮮美的時候。
以前原主每年也會進山,有時會跟著大人一起,有時會跟著小伙伴一起進山。
冷卉有原主的記憶,山中哪些能吃,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。
穿梭在竹林中,一直貓著腰,時間久了身體再強悍,冷卉也受不了。
一屁股坐在地上,看著周圍比較粗大的毛竹,冷卉都有點想砍回去,說不定可以編籃子簸箕什么的。
不過,現(xiàn)在她是真累。
從空間拿出一些竹筍,整理一撮就用有韌性的小樹枝綁起來,如果嫌沒綁緊,再入里插入幾根筍子,直到綁緊的筍子不會松散開來。
綁了二十幾撮,再用大點的樹枝綁成一大捆,方便等會回去的時候綁在自行車后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