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公之一的太尉站出來說道,
“陛下,我們也可以學坤國那樣,命令各地郡縣,開放武庫糧倉,征集地方軍,就近守衛(wèi)北方各郡的郡城,以此來拖延燕軍進軍的速度。
另外都城周圍及東部地區(qū)也征集地方軍,來支援京城,南方的十萬軍不能動,否則魏國若是趁勢入侵,我國則被兩面夾擊,會重蹈坤國之覆轍?!?/p>
征集地方軍,是慣用的老傳統(tǒng)了,無論是坤國還是涼國,都這樣干過。
這就是本土作戰(zhàn)的好處之一,必要的時刻甚至可以全民皆兵,與敵人血戰(zhàn)。
在平常時刻,一個國家是不會養(yǎng)太多的兵馬的,一般都是有幾十萬中央軍,能夠保證防務和機動力量就行了,其他都是平民,要生產(chǎn),要種田,要發(fā)展國力。
在國家被入侵時,就會臨時召集更多的兵馬,來抵御敵人,但是生產(chǎn)一定會受到很大影響。
這就是戰(zhàn)爭的破壞性,無論是輸還是贏,無論是入侵的一方還是防守的一方,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,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傷,經(jīng)濟倒退下滑,國力難以支撐,一切國力為戰(zhàn)爭服務后,其他生產(chǎn)力減緩,物價就會飆升。
丞相主管政務,也意識到了這一點,皺眉說道,
“陛下,下個月便秋收在即了,若是召集太多的地方軍壯丁的話,勢必會影響收成啊,就怕糧食無人收,會爛在地里啊?!?/p>
太尉立刻說道,
“丞相大人,眼下燕軍出動,奔著我國而來,若是抵御不住,我國便有滅國之危,比起滅國,比起陛下的安危,那點糧食又算的了什么呢?
你就是收再多的糧食,國家都沒了,那些糧食不還是給燕人嗎?”
聽到這話,丞相當即便不樂意了,立刻說道,
“太尉,你這說的是什么話,圣人云,人無遠慮必有近憂。
若是不收糧食,即便是打退了敵人,明年百姓吃什么?大軍吃什么?
會餓死很多人的,當兵的不吃飯,怎么有力氣打仗?
難道百姓吃不起飯,卻能夠像你太尉一樣每天大魚大肉嗎?”
太尉冷哼一聲,看向齊皇,繼續(xù)堅持自己的觀點。"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