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連小弟都保不住,大哥還有臉混嗎?
相反,正是因為乾國長期以來欺壓楚國,楚國對乾國,必然是又自卑又怨恨的。
自卑讓他們什么事情都以乾國馬首是瞻,不敢有自己的主見,認為自己弱小,不敢反抗楚國。
而怨恨,則讓他們更加愿意看到乾國倒霉,更加渴望證明自己比乾軍要厲害。
這種心態(tài)是長期高壓之下的扭曲病態(tài)報復心理,乾國若是一直強,那么楚國不敢有任何動作,但一旦乾國遭了難,那么第一個落井下石的,報復最狠的,肯定就是楚國。
簡單的一句話,乾國是來幫助小弟的,他自然想讓小弟活下去。
而楚國,則比我們更希望乾國去死!
基于這種心理,我們打楚軍,乾軍會幫忙,我們打乾軍,楚軍大概率會摸魚?!?/p>
沈長恭的這番話,并非是無的放矢,而是非常認真的剖析了人性的。
就像是老美與南韓的關系一樣,老美的軍隊保護著南韓,但同時也擁有著最高的權利,欺負霸凌了南韓幾十年。
南韓對老美是又依賴又恐懼又憤怒。
政府不得不依賴老美,對其言聽計從,導致國民在老美的軍隊面前也抬不起頭來,只能點頭哈腰,任由欺負,心中的怨懟也越來越旺盛。
可以說,如果哪一天,老美要是落難了,那些老美曾經養(yǎng)的狗,會是咬他自己咬的最狠的。
也如同二戰(zhàn)某半島淪陷后,那些朝協軍對我國軍民的殘酷狠辣一樣。
因為這些國家,畏威而不懷德,只會記住別人怎么欺負它,不會記住別人怎么保護它。
櫻花如此,南韓亦如此。
還有一件真實案例,二戰(zhàn)時期羅馬尼亞作為德國的仆從國,被德國欺負,幫德國打其他國家,后來加入同盟國,反過來打德國是最狠的。
往古代去說,項羽作為天下霸主,功勞最大的人,推翻了秦國,分封了天下諸侯,幫助六國復國,按理說這些諸侯應該對他感恩戴德的,而且霸王項羽勇猛,他們也很畏懼,可最后,卻是他們和劉邦聯合起來打項羽。
就是因為項羽欺負他們欺負的太狠了。
現如今,楚國對乾國也是如此。
畏威而不懷德,他們比任何人都希望看到乾軍倒霉。
甚至楚軍更希望乾軍能夠元氣大傷,讓他們的主帥占據戰(zhàn)爭的主導地位。
所以沈長恭這一番分析,是根據中外古今所有歷史,嚴格剖析出來的結果。
眾人聽了沈長恭的話后,也紛紛點頭,覺得他說的有理。"}